操作區域市場,我們以前談得最多的就是以點及面,復制出一片天地來。而復制之前的這個點,需要創造營銷,創造出一個成功的樣榜點市場來,關鍵在于創造力。
點就是轉折點,“點”是思路層面的事,而“面”是出路的話題。出路來自思路,思路不清不力,出路也就無成。
選點突擊區域市場,往往要沖破很多東西,需要創造力。創造營銷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是一個從弱而強的過程,是一個搶占市場地位的過程。比如我們熟悉的鞋服行業就有類似這樣的案例:區域市場終端建設交給省級代理商后,省級代理商很難做到“跳級”運動,諸如“人才的引進”,“流程的實施”,“直營店的開設”等等,這些很難一步到位,老板與協銷經理的矛盾時常發生。不解決這個矛盾,創造區域強勢品牌的夢想就會落空。事在人為,人為在創造,儲備人才,創造人才,非常必要。鞋業代理商一般是兩個老板,比如老板和老板娘,由于老板們的疑心很重,引進的人才無法得到授權(指用人權、決策權、組織權、命令權、財務權等)。一個屁權也沒有,倘若又遭遇到兩個啥事都都插手又沒有什么創新決策力的老板,就會出現一群“識趣”、“見風使舵”、“見縫就鉆”、“唯老板意志是瞻”的員工,這種現象在鞋服代理商那里是司空見慣了,如此團隊氛圍存在,區域業績也好不到哪里去,又如何創造得出成功來。筆者認為,區域市場的團隊建設并不一定非要引進從名牌企業過來的人,或許很多老板考慮引進名企人才可以讓自己少走彎路,但經驗是現成的,如果沒有創造性,還是等于零。
創造營銷,就是贏在轉折點,敢為人先,創造條件,創造成功,而不總是拿“自己某某還不足”的所謂考慮應對市場變化,向經銷商要條件,向員工訴苦,向廠家要支持。
鞋服行業的競爭日益加劇,省級代理商如果不顛覆傳統批發銷售給區域市場所帶來的瓶頸因素,不破壁沖剌,那么留給自己的未來市場資源也就是很有限了。
尤其是那些有著戰略地位的省會城市或地級市場,這里生活節奏快,品牌的強弱在這里非常明顯,對鞋服品牌來說,一方面是強牌加大馬力圈地,創造市場地位;一方面弱勢品牌還是空白點的命運,他們舉棋不定,坐失良機。這造成兩極的差距將越來越大!
或許縣級市場的變化你感覺起來不是那么明顯,因為縣級市場還是比較傳統的市場,市場的“坑洼”還不至于讓一些鞋服品牌“摔倒”甚至遭受重創,大家還可以借彼此的人氣似“剌猬取暖”般的生存著。終有一天,戰略市場所帶來的輻射會如大兵壓境,將會快速改變縣市的慢節奏發展,將會“沖垮”那些代理商安于現狀的“夢床”。
鞋服代理商們,你不可以繼續在縣級市場慢慢踱步了,這里還有很多創造發展的機會,抽出你在其它行業的“吹!辟Y本,把思考、精力和資金專注到主業上來吧,因為主業為你積累了人脈資源和財富基礎,為你樹立了口碑,而創造區域品牌,做大做強主業,更需要資本的投入,需要特別的專注。
創造區域品牌,要求省級代理商面對競爭,首先要向自己找條件,創造條件,再借資源發展,只有這樣,鞋服營銷才能適應市場變化。
區域品牌與排前的市場地位對上了號,你就創造了自己,創造了區域品牌,你的團隊也得到了創造。否則你就是一個市場的“跟屁蟲”,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做不強做不大,甚至在“洗牌”大潮中消失。



最新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