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鞋網-促銷技巧】服裝店打折似乎已經成了商家的常規經營手段,一位服裝經營者坦言,節假日或者換季一直都是打折的最好由頭,但現在服裝行業競爭壓力較大,同類商家太多,今非昔比,除非品牌較硬,消費群較固定,不然沒有價格優勢很難撐下去。
這話也得到了位于工人西路的艾萊依區域加盟店工作人員的認同。他認為,一方面打折可以提高競爭力,以低價或者更低價來吸引消費者;另一方面每家店鋪多少都會有庫存,而服裝行業緊跟時尚潮流,消費者對時尚的敏感度較高,這一季賣不完就很難賣得動,因此都會加大力度清空庫存。
對于非季節性的服裝商家,消費者能一年四季進店消費,應對銷售競爭,價格戰是常用的方法。而羽絨服銷售季節性較強,一般在10月上架開賣,到次年的2月份開始陸續下架。如何應對漫長的銷售淡季是羽絨服賣家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位于義烏工人西路上的一家絲綢服裝店中,幾名女士正在挑短袖,如果不是店鋪側面的波司登羽絨服專賣店的招牌提醒著,想必已經不能和羽絨服聯系在一起。
而這家波司登羽絨服專賣店的做法并不是個例,在主營季節性品牌的商家中這是其中之一,按時令賣服裝。
“在這當中又有幾種不同的經營方式。”艾萊依的工作人員說,“一種是在每年3月至9月期間將店鋪轉租給其他人,自己收房租;另一種是自己去市場上批發一些應季服裝放在店里賣;還有一種是品牌廠家規定較為嚴格,店內必須要賣自身品牌的春夏裝!
除了賣夏裝,也有堅守賣冬裝的商家。迪歐達羽絨服的店內依然掛著冬天賣剩下的余款。一位中年女士正在標著特價標簽的貨架前仔細地挑選著。她說,現在這件羽絨服只要158元,對不趕時髦的人來說相當實惠。
經營者李女士表示,雖然夏天顧客寥寥可數,但這樣對品牌而言能起到鞏固和拓展作用,有利于冬天羽絨服的銷售。
艾萊依的工作人員表示,每年羽絨服銷售期近5個月,其中12月、1月、2月達到銷售高峰。這三個月的銷售量是全年銷售額的大頭部分。就拿艾萊依來說,3個月銷售高峰的銷售額能抵全年銷售額的70%左右,而夏裝銷售僅占不到一成。
他說,在一些大型商場中,規定銷售額不能波動太大,因而一些冬裝品牌夏天會改賣夏裝,但沿街商鋪并無這樣的規定,夏天堅持賣冬裝也不無道理。(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