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鞋網-促銷技巧】“都說實體商場要"死"了,為什么每次開業都是人山人海?”最近有幾個朋友問筆者這個問題。由于工作原因,筆者常常到新開業的商場軋鬧猛。就現場觀察,軋鬧猛的人群中除了一部分抱有嘗鮮的念頭外,有相當一部分帶著“淘便宜貨”的期待,因為開業促銷幾乎是所有傳統店商都會采取的營銷手段。但隨著電子商務不斷壯大、體驗消費被津津樂道,開業促銷的“雙刃劍”特征越發明顯。
開業促銷的正面作用無疑是集聚人氣、拉動消費。比如環球港開業時,打出“餐飲消費全部對折”旗號,吸引了周邊消費者,甚至有跨越幾個區前來者。日均數萬人次的客流量,把人氣一下子托了起來,這顯然是運營方樂于見到的結果。
可是,開業促銷的負面效應也不容忽視。一方面,消費體驗明顯變差。比如環球港在開業時,客流量太大,周邊交通擁堵嚴重,消費者尚未進入商場就已產生了不愉快的心情;而商場內,家家餐飲店門口排著長隊,吃頓晚飯可能要從中午就領號等座。另一方面,開業促銷不具備持久性。說到底,開業促銷是用低價換人氣,是價格戰的一種。從經營成本看,它壓縮了經營者的正常利潤,難以長久;從經營特色看,店商的價格戰打不過電商,而價格戰本身也正遭受市場詬病。
最重要的是,開業促銷成了慣性,消費者產生了“條件反射”,新店開業不去軋鬧猛就怕吃虧。這一點在上周宜家寶山店開業現場特別明顯:幾乎所有等候入場的消費者都表示是沖著便宜貨來的。然而現場讓他們失望,除了極個別食品有折扣外,其他商品的價格與宜家另外幾家商場基本持平。部分“不甘心”的消費者開始尋覓能夠體現“開業優勢”的用品,包括討要工作人員手中的商場小旗子。看到這一幕,筆者真心覺得這是實體商場的悲哀。
放棄開業促銷,或許會讓新商場顯得不那么熱鬧,但能把消費者的目光集中到商場本身的特色上來,尤其是電商所不具備的體驗優勢。筆者認為,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店商與電商拼價格基本沒有出路,而“體驗消費”才是拯救店商的唯一途徑。(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