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鞋網-促銷技巧】從打折到返券,從附贈到抽獎。進入商業街,人們似乎已經習慣于這里的節日氣氛,“有節過節,無節造節”也成了商家制造熱鬧的法寶。然而,這一波波令人疲憊的節日促銷真的能夠創造理想中的神奇嗎?
促銷 每月皆有“節”
長春本土某服裝商場的揣經理介紹說,大部分商場都會根據節日促銷,若時間與本店關系不大,就會換成“夏季上新”等。他總結,大部分商場關注的節日有四大類:首先是傳統意義的節日。例如:春節、元旦、圣誕、情人節等。其次是季節交替帶來的機會。例如:春季新品、過季清倉、反季節特惠促銷等。還有自定義節日。例如:周年店慶。另外,新型的網絡市場也備受關注,例如:雙“十一”、雙“十二”等。
尷尬 半數節日效果不佳
“別看商家做得頻,但效果卻不一定好。”剛剛應對完“七夕”促銷大戰,作為某小型家電品牌銷售經理的高飛還沒有從疲憊中掙脫出來!拔覀兘衲昃妥隽速I81送81的活動。結果銷量并沒有明顯的增長!
同樣的場景也出現在老揣所在的服裝商場,據他統計,七夕期間,該商場的銷量并沒有明顯的增長。“節日當天的效果還不如前一個周末的促銷效果好!
七夕的尷尬不僅僅出現在實體商場。按照淘寶指數公布的數據顯示,“七夕”最近七天的搜索指數環比下降70.1%,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8.7%。“七夕”最近七天的成交指數環比下降69.7%,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3%。
另外,按照此前有關機構的統計,百貨行業銷售排名前五位的節日,分別是圣誕節、元旦、感恩節、三八節、情人節,這5個節日的單日銷售額,都能達到平時的十余倍;餐飲娛樂業中生意最火的節日,也是圣誕節、情人節、光棍節等年輕人熱衷的節日,節日當天的營業額,照比平時增長數倍。另外,“五一”、“十一”、春節等長假時間也是各行業成績突出的節日。
我們熟悉的16個中外主要節日中,母親節、父親節、兒童節、端午節、中秋、七夕,元宵節等節日就排出了這個表格。
分析 同質化嚴重是弊端
專業人士分析認為,實際上,節慶終端促銷無外乎降價、折扣、抽獎、禮品券、演示促銷等,商家炒作也基本圍繞價格戰展開,諸如“全場特價”、“買一送一”等煽情廣告已司空見慣,消費者麻木甚至感到厭煩,廠商到最后往往是賠錢賺吆喝。一些促銷活動表面看似紅紅火火,但銷量在激烈的競爭面前難以實現,投入產出總不理想,盲目進貨還造成資金占用和庫存積壓嚴重。
建議 節日促銷 簡單最好
那么,節日營銷的路徑究竟在哪?
對此,知名營銷策劃師趙銘認為:節日促銷,簡單最好。
他介紹說,節日促銷是短期行為,以快速銷售為目的,消費者為感性消費居多,促銷形式簡單為好;如果促銷形式復雜了,消費者會仔細計算促銷商品是否劃算,其實在計算的同時,就無形之中把感性消費轉化為理性消費了,最后購買商品的概率會降低。
當然,消費者在購買促銷商品時,需要查看商品質量、有效期等信息,不要貪圖便宜買到劣質商品。 (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