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堪沿海地區物價暴漲 外流技術人才回流萬名
8月份本來是人才市場傳統的招聘淡季,但記者昨天從渝中、江北、沙坪壩、南岸等地人才市場了解到,從上周二以來主城幾大人才市場卻逆勢上揚,每場招聘會與去年相比求職者翻倍,達到2000人左右,出現了難得一見的火爆場面。為何出現這一現象?據各人才市場調查發現,受物價上漲影響,我市外流到沿海地區的技術人才開始回流
-
重慶將引進30名院士兩萬名海歸外國專家人材
建設“試驗區”,最缺的是人才!昨天,市人事局透露,國家人事部已正式書面回復我市,表示支持開展統籌城鄉人才開發試驗,重點實施“一小時經濟圈”高層次人才集聚、三峽庫區人才發展、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人才培養“三大計劃”,城鄉人才緊缺的現狀將得到徹底改善。同時表示,力爭到2015年“一圈”引進“兩院”院士30名
-
寧波上半年制造業需求近35萬名 縫紉工最難招
需求比較旺盛,而供給略顯不足。這是上半年我市勞動力市場運行的主要特點。根據一、二季度全市勞動力市場的分析報告,上半年進勞動力市場招聘的用人單位共提供各類崗位95.84萬個次,而求職人數為76.13萬人次,呈現出求大于供態勢。其中,制造業需求最為旺盛,企業需招工人數達34.87萬人,占需求總數的36.66%。 從上
-
萬名浙商低杭州聚首 名商名市對話奧康之夜
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無論企業還是城市的發展,都有一個共性,就像下棋一樣,如果只想到下一步,每走一步都會舉棋不定,如果想到第一百步,將會步步順暢。 最大的成本是決策成本。中國企業、中國城市發展面臨新轉折,一個以戰略為主導的時代已經到來。如何實現戰略思維創新,把握時代轉折,重塑發展
-
鞋業徵才 萬名大學生爭25個名額
社會不景氣,許多應屆畢業生擔心畢業即失業,於是搶先投入求職市場卡位。一家本土鞋業公司公開徵求儲備官員,只有25個名額,卻收到上萬份履歷表,等於每400人就要搶1個名額,而且其中研究所的學生就占了兩成,競爭相當激烈。 據東森新聞網報道,本土企業的求才說明會,臺下坐得滿滿滿,個個都是長相青
-
重慶巫山與廣東簽訂1萬名勞務合作協議
如何拓展解決兩個“零目標”渠道?前不久,巫山縣與廣東省在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勞務輸出簽約會上,簽訂了1萬名的勞務輸出協議,確定了今年向廣東省勞務輸出1萬人的目標、途徑和相應的措施。無疑,這為移民安穩致富起到了推動作用。 巫山縣委、縣政府立足當地資源條件,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全縣工作的第一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