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網會客廳:國內運動品牌危機中的轉折

【中國網-鞋網會客廳】市場發展到今日,競爭越來越激烈,傳統的經營管理手段已經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經濟時代,眾多企業開始走向了改革化道路。裁員、轉型,一切手段都僅是為了能在這紛繁冗雜的市場中求得一席生存之地。新的機遇,新的挑戰,新的營銷策略模式,未來發展的成敗在此一舉。
【經典回顧】
第三期:風青楊《》
熱點話題:
2012年新春伊始,知名運動品牌企業李寧就遭遇股價慘跌、市值縮水的打擊,信達國際發布研究報告稱,李寧運營模式上有所失誤,市場定位和定價不清,導致經營狀況欠佳。2月6日,李寧公司表示將對組織架構和人力資源進行適當調整,以提高企業運營效率。
本期嘉賓:趙景風
觀點提煉:國內運動品牌如何轉“危”為“機”
Q1、李寧裁員雖然符合其當前的企業發展要求,卻解決不了李寧目前遇到的問題,您覺得問題出在哪里?
是否應該裁員,取決于企業未來的發展戰略和經營策略對人才結構和數量的要求,企業的戰略方向和經營目標改變了,必然要涉及到企業內部的變革,需要調整人力資源布局,但并不一定要裁員,盲目的裁員是解決不了本質問題的。
Q2、2009年李寧開始進行消費人群的調整,舍“老”追“新”,這樣的定位調整卻給李寧帶來了反面效果。請問企業要如何準確的定位才能取得成效?
消費群定位在年輕人群體是對的,因為年輕人有著更強烈的消費意愿,問題是李寧的輝煌早已成為過去時,品牌的形象和文化內涵沒有與時俱進,不能感染、俘獲新定位的目標顧客群體的心理需求。產品定位必須要體現出產品自身或企業文化方面的優勢,否則,定位精準也沒有任何意義。
Q3、有人說繼李寧裁員之后,我國國產體育品牌將集體遭遇行業向下拐點,陷入增長困局,也就是所謂的“多米諾效應”。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李寧的困局是國產體育品牌即將全面潰退的一個信號,它也敲響了國產體育品牌必須全力奮進突圍的警鐘。主要是品牌的文化構建使得國產體育品牌與國際體育品牌相比,在精神和情感層面上,不具競爭優勢。
Q4、單純依靠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您覺得企業能取得長久的成功嗎?
如果企業的品牌形象和內涵,不能夠與時俱進,不能夠與當下的時尚風潮相結合,重新詮釋自己永遠不變的品牌精神,那么再高的知名度、再大的影響力都將成為過眼云煙,逐漸淡化出人們的視野。
Q6、都說21世紀是個創新的時代,企業如果想在短時間內提高成交率和市場占有率,你覺得在哪幾方面需要創新?
主要是兩方面的創新:一是技術創新,二是營銷創新。技術創新能夠保證企業擁有能夠引領消費需求和市場潮流的好產品。營銷創新能夠保證企業與消費者之間進行清晰、精準、有效的溝通。
Q7、近段時間電子商務呈現出一派大好的發展勢頭,眾多想嘗試網絡營銷的企業都想知道這么一個問題,網絡營銷是否存在風險?
風險是人的一種感知,越是從事陌生領域的事,感覺風險越大;越是熟悉的領域感覺風險越小;當自己非常熟悉,感覺勝券在握時,就感受不到風險。網絡營銷不能盲目的做,但你一定要嘗試著去研究,什么時候研究透徹了,你自己就知道該怎么做,何去何從了。
Q8、網絡營銷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還是個新鮮的嘗試,您對這些企業的“觸網”有什么建議?
首先要了解網絡營銷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流程。其次是多向身邊成功者請教,學習別人的經驗教訓,最后是小范圍試點,有了一定經驗和成效后在大力推廣。
嘉賓介紹:

趙景風——導引營銷理論創始人,市場問題與消費心理研究專家,企業決策顧問,營銷人心靈教練。擅長企業經營定位、營銷策略制定、價值觀營銷與媒體傳播。(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鞋網 原創,本網保留追究盜用者版權責任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