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青年創業奔“農門”
【-創業之路】英是浙江諸暨人,在浙江農林大學就讀時認識了同班同學、現在的愛人胡冬冬。畢業前夕,經過慎重考慮,魏韓英和胡冬冬放棄城里的工作,回到胡冬冬的老家桃花島——浙江舟山的一個小島從事新型農業。
同樣畢業于浙江農林大學、如今已是浙江紹興富盛鎮新青馬農場負責人的唐海峰,2009年大學畢業前,放棄了父母為他在上海找的白領工作,回到紹興老家,在一家農業企業工作,學習農業經營。
之后,唐海峰承包了200多畝土地,嘗試著自己創業做起了“農場主”。去年一年,他農場里所有種植養殖的收入達到200萬元,除了填補農場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投入,還實現利潤近30萬元。
唐海峰說,以前總認為大學生到農村工作沒前途,但今天的農業,已不再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生產方式,也不再是沒有經濟效益的產業門類,農業已走上依靠技術和管理的“知識經濟”發展階段,成為青年既可以充分發揮聰明才智,也能夠取得較高經濟報酬和社會地位的行業。
魏韓英也認為,農民已不是身份,而是一種職業,隨著農業現代化步伐的不斷邁進,今后,要成為優秀農民,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技術知識和管理水平。
與許多地方一樣,改革開放以來,進城務工一直是浙江農村青年首選的就業方式。但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就業壓力與生活壓力逐漸加大,越來越多的浙江青年像魏韓英、唐海峰一樣開始選擇回鄉創業。
據團浙江省委調查,目前浙江省農村創業青年群體整體上呈量質齊升態勢,在群體規模不斷壯大的同時,整個結構呈年輕化和高學歷化。
在不少回鄉創業的浙江青年眼中,“農門”大有奔頭。據不完全統計,在浙江農村創業青年群體中,從事農業創業的已有近10萬人,整體平均年齡約為35歲,其中有30%以上為80后創業者,有70%以上取得大專以上學歷,還有近百人擁有研究生學歷。
他們通過農業創業,直接帶動農業種植、農產品流通以及鄉村旅游就業近90萬人。
80后女孩蔣愛雪,2008年擔任浙江蒼南縣橋墩鎮大學生村官,2009年與幾位大學生村官投資大棚番茄種植,開始創業之路。2010年6月,他們投資100萬元成立了蒼南大龍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建立大棚蔬菜種植基地,吸納周邊地區農戶從事蔬菜生產。靠著堅韌不拔的努力,不僅讓幾個年輕人賺了“第一桶金”,還使周邊近50戶低收入農戶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
現任湖州吳興水江南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的曹烔高中畢業后外出打工,做過小攤販,跑過貨商,最終在電信公司謀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但年輕的曹烔更希望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舞臺。憑借國家對“三農”的扶持政策,他下海經商搞起了野鴨養殖。
目前,養殖著大雁、天鵝、綠頭野鴨等珍禽的“水江南”是湖州唯一的珍禽生態放養項目,總占地達到1000畝,還設立了珍禽、珍畜、生態飼料基地及中草藥農業產業化應用等研發中心。
曹烔說,比起在城市里打拼,農村的舞臺更廣闊,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掌握科學技術的人才,掌握技術青年可以大有作為,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浙江農村青年的回鄉創業路也得到了多方支援。為吸引優秀青年人才回流,同時培養和凝聚一批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帶動更多的農村青年回鄉創業、成才致富,今年,團浙江省委聯合有關部門啟動實施了“萬名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培養工程”。
“培養工程”將建立起創業服務、人才聚集、創業孵化、信貸融資、見習實踐五大平臺,為青年回鄉創業提供全流程服務,摸索一條團組織有效服務青年回鄉創業就業的新路徑。
與此同時,團浙江省委也將大學生、農村青年和初次創業青年作為服務重點,為推進青年回鄉創業進行一系列的嘗試和探索。
為此,團浙江省委專門創辦了浙江省農村青年創業培訓學院,為全省農村青年提供專業技能和創業能力培訓;聯合省科技廳組建一支近200人的科技支農專家服務團,為農村創業青年提供科技服務;和省農信聯社簽訂農村青年創業貸款合作備忘錄,為農村創業青年提供小額貸款支持。
為鼓勵和支持有經濟實力的青年返鄉創業,浙江各級團組織也紛紛開辟“綠色通道”,多渠道積極搭建創業平臺。溫州市各級團組織通過深化農村青年就業創業行動,去年帶動農村青年創業就業1.4萬人,今年團溫州市委將著力打造“項目運作+平臺支撐+機制保障”,構建起一個融技能培訓、資金支持、政策扶持為一體的促進農村青年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團金華市委則依托青年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在全市范圍建立了8家縣級青年就業創業服務中心,96個村(社區)青年就業創業服務站,服務回鄉青年創業。
據統計,扶持農村青年創業的小額貸款迄今已在浙江全省的90個縣(市、區)全部開展,累計發放貸款94.2億元。全省團組織投入資金6123萬元,累計培訓農村青年32萬人。
團浙江省委青農部負責人表示,針對農村創業青年品牌意識淡薄,農產品價格不高,農產品標準化建設程度沒有普及的現狀,浙江團組織還將聯合各地工商、農業等部門,組織實施農產品品牌培育行動,主動為農產品品牌申報、標準認證提供扶持服務。同時,利用網絡等新媒體,探索建立網上農產品博覽會,在網上集中宣傳推介農產品等,幫助回鄉創業青年進行產品營銷。
團浙江省委書記周艷說,農村青年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就是就業創業,共青團開展工作必須體現青年需求,圍繞青年的現實需求為普通青年服務。
- 上一篇:85后:打造年輕創業新法則
- 下一篇:“神秘鞋王”再當首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