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用工最貴,年度人均工資87478元
南京13個行業人工成本對比圖
用一個工人,企業平均要花多少錢?職工的社會保險、福利費用又該占多少比重?求職者找工作,薪資待遇該提多少?記者昨天從有關部門獲悉,《南京市2010年度主要行業企業人工成本水平》正式發布。數據顯示,在調查的13個大行業中,金融業的年度人均人工成本以123156元高居榜首;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最低,為28595元。
人工成本漲了嗎?
年度人均人工成本僅漲649元,工資報酬占人工成本比略降
人工成本是指一定時期內企業在生產經營和提供勞務活動中,使用勞動力而發生的各項直接和間接的費用的總和,包括從業人員報酬、社會保險費用、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勞動保護費用等七大項。其中,從業人員報酬是人工成本的“大頭”。此次南京發布的企業人工成本信息調查樣本的采集源于市區2453家生產經營活動正常的企業。數據統計顯示,去年度企業用一個職工的平均人工成本為49742元,猛一看,比上年度漲了649元,但是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為6.27%,這一數據與上年度相比,則降了0.23%。
“去年原料等生產資料漲得多,而花在職工身上的錢才增加了一點點,有的甚至還沒增加,人工成本漲幅趕不上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了這一現象的出現。”有關人士分析,還有一個數據可以證明,去年度從業人員的工資報酬占人工成本的66.39%,比上年度降低了0.83%。
什么行業用工貴?
金融業年度人均人工成本123156元,其中工資報酬87478元,居13個行業之首
由于經濟效益不同,不同行業間人工成本狀況存在較大差異。數據顯示,金融業的人均人工成本是“最貴”的,年度平均達到123156元,其中工資報酬為87478元,社保費用16798元。其次是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從業人員人均人工成本90483元,其中工資報酬為60642元。最低的是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平均人工成本為每人每年28595元,其中工資報酬21043元。
看到這里有人想問,去年哪個行業利潤最高,當老板最關心的莫過于人工成本利潤怎樣最大化。去年,南京企業的總體人工成本利潤率為172.39%,比上年度增加34.28%。按照分類來看,金融和房地產這類企業,近年來一直是“高投入、高產出”。但與上一年度相比,房地產業的人工成本利潤率降幅最大,上年度該行業的人工成本利潤率高達2360.36%,去年因為受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人工成本利潤率一下子降到了531.69%。金融業的職工最會幫企業掙錢,去年度該行業的人工成本利潤率高達1097.45%。也就是說,金融業老板只要在員工身上投入1元錢,就能掙到1000多塊錢的利潤。
該人士表示,人工成本利潤率是企業投入的人工成本代價與企業最終獲得的以利潤表現的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在同行業企業中,人工成本利潤率越高,表明單位人工成本支出所取得的經濟效益越好,人工成本的相對水平越低。(注:人工成本利潤率=利潤總額/人工成本總額×100%)
哪些行業福利好?
除了制造業,其他12個行業均加大福利投入
在招工中,除了拼薪資待遇外,招聘單位們還爭相曬福利,諸如獨立衛生間,24小時熱水,每餐2葷一素一湯的食宿標準,免費提供室內、室外籃球場和足球場等娛樂活動場所等,另外還有生日禮物等。記者昨天有一個欣喜的發現,2010年度,組成人工成本的七大項中,職工福利費用投入漲幅最快,2453家企業在職工福利費上的投入平均達到2855元,比上年度增加了0.23%。13大行業中,有12個行業都在福利這方面增加了投入。只有制造業職工福利費降低,去年度比上年度降0.53%。
記者還發現,除了勞動報酬外,社會保險費的支出依然是人工成本的大頭,占年平均人工成本大都超過了13%。這主要是南京社保制度快速發展,覆蓋面逐步擴大,企業一直以來在繳納社會保險費上越來越主動和規范。
不過,職工勞動保護費用占人工成本的比重依然偏低,13個行業中,有3個行業的勞動保護費用還不到1%,其他行業的投入也僅在1.33%左右,反映出南京企業對職工的勞動保護資金投入過少。
調查有什么作用?
參考指標,企業可合理調整人工成本,求職者可提出合理調薪建議
“調查公布人工成本水平,是為引導企業合理調節工資總額和人工成本,科學確定企業工資增長水平!庇嘘P人士介紹,當企業的人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利潤率等指標與公布的同行業同類型指標值的偏離度達到30%以上時,企業應合理調整企業人工成本支出,將本企業人工成本確定在合理的范圍內,重點提高人工成本的投入產出率,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
對于在職職工或是求職者,可以通過查看本行業企業人工成本狀況,大致推算出本企業的經濟效益,適時向企業提出調整個人工資收入的要求或建議。完善的人工成本管理,既是企業建立工資分配約束機制的需要,也是企業科學合理確定工資調整幅度,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等的重要條件。 (來源:現代快報)
- 上一篇:最低工資標準應統一成“裸工資”
- 下一篇:富士康的工人加班費該由誰來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