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藝師咖啡師等無需朝九晚五年入30萬 工作看美國時間
【-人才新聞】他們是:瓷器鑒定師,畫廊總監,花藝師,咖啡師,年入30萬封頂
這是一群不需要朝九晚五的人,有著不錯的收入,卻過著與普通白領全然不同的生活。該怎么形容他們的工作呢?酷、小資、時尚、文藝?或者都有,或者都不準確。但有一點是共同的,他們的職業正試圖開拓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我不需要朝九晚五
上海莫干山路50號,每天下午黎悠佑來到這里,開始一天的工作。作為雅巢畫廊的老板,悠佑的工作比較自由, “因為生了孩子嘛,需要有時間陪自己的小孩兒。”其余的時間就看書、逛街,悠閑自在。
瓷器鑒定師孔超,同樣是從下午進入工作狀態。不過有時會工作到半夜兩三點,所以上午都在家睡覺。“我們過的是美國時間”,孔超笑稱。收藏家是孔超主要的服務對象,“他們都有其它工作,收藏投資是副業或業余愛好。”為了配合這個時間,孔超的工作就從他們下班開始。
而花藝師宋濤,禮拜三接受記者采訪當天,休息在家不用工作。“主要是接到訂單的時候就比較忙。有時一個月都在休息,但有幾個月會特別忙。”
每天,白領們正在拼命擠地鐵搶座位的時候,他們還在被窩里做夢。工作時間特別靈活,意味著做什么都可以錯開高峰,避開擁擠。
你的工作夠好玩嗎?
“好玩,創造美的成就感。”說到為何做花藝師,宋濤不停地強調好玩這個詞。
對于80后來說,僅僅收入豐厚已不能捕獲他們躁動的心,關鍵還得好玩,夠酷,符合興趣愛好。每天和花花草草相處,用它們來裝點時尚的生活,這對宋濤來說再好玩不過。
孔超在做瓷器鑒定前,曾就職于4A廣告公司和各家外企。兩年之內換了5個工作,就是沒有一個滿意,不停地跳巢尋找下家。學文物出身的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老本行,這才消停下來,并且一做就是6年。
瓷器、玉器、竹木、象牙雕刻品……這些都是他平日涉及的文物,“從委托方手里拿來拍賣,幫他們對這個文物具體的經濟價值、文化價值進行挖掘,通過拍賣會來推薦給我們的買家、收藏家,做一個中介的工作。”孔超很享受這個傳遞價值的過程。每天和文物打交道,去發現它們的價值,正是他的興趣愛好所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是工作,也是享受。
這和悠佑的工作有些類似,只是她是和畫打交道,主要經營當代藝術、名家版畫。悠佑喜歡研究當代藝術,在安靜優雅的畫廊里,掛著她精心挑選的作品。悠佑將這些美的藝術品銷售給欣賞它的人,傳遞美的過程,也頗具成就感。
而Costa的咖啡師Daniel經常在家研究各種不同的配方,把牛奶打出熱熱的奶泡,再用咖啡機把咖啡豆磨成粉,然后沖泡成咖啡,不同原料相配有不同的“化學反應”,Daniel很享受這種創造的過程。當年學的影視創作,畢業后卻做了5年的咖啡師,Daniel覺得創作咖啡與拍電影一樣好玩,同樣是一種創作,在他手里,一顆咖啡豆的可能性千變萬化。
創造有品質的生活
這些職業大多受到年輕80后的青睞,“你能想象一個老頭跟你介紹用花花草草裝點時尚生活的東西嗎?”宋濤笑著說。時尚、酷、文藝,這些元素融入在他們的工作里,同時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工作的樂趣就在于用自己的技藝,讓顧客的生活更有品質。
比如咖啡師經常提倡more than café的概念,他們制作的不僅僅是一杯咖啡,其實也在傳遞一種文化。
Daniel熟知每一種咖啡豆的味道,他希望把品咖啡的樂趣傳達給顧客。“顧客是需要培養的。”Daniel強調。據了解,咖啡有幾千種味道,但主要的也就是酸、香、苦、甘、醇等五味,咖啡師要在短短的幾十秒內把這五味都體現出來,等待顧客品嘗其中的樂趣。
想象一個安靜的下午,獨自悠然地坐在咖啡廳,聽著美妙的音樂,品著五味咖啡,聊著咖啡的文化和不同咖啡豆的微妙區別,匆忙的都市生活終于嫻靜下來。Daniel說他喜歡用自己的方式改變和影響別人,與顧客交流的過程中,是改變他們對咖啡的認識,為他們提供一種更獨特的生活方式。
而悠佑試圖給顧客創造簡單、有美感的生活。悠佑認為“藝術家是現在這個時代一群比較單純的人,更多是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的。”跟藝術家相處多了,自己也變得簡單,她想把這份簡單和美傳達給顧客。
同時他們的收入不菲,一名優秀的花藝師年薪可能過百萬,不過行業內年薪的跨度也很大,宋濤透露“8萬—300萬之間,主要看花藝師的手藝和名氣”。
多金,符合自己的興趣,還能改善別人的生活方式,對于年輕人來說,有什么比這更酷的工作呢?(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類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