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盲從“全價值鏈”營銷
中國鞋網10月01日訊,近一段時間,東風日產、上海通用等紛紛提出“全價值鏈”概念。中國市場學會副會長周勇江等專家學者,也認為我國車市競爭,已到了“全價值鏈”營銷階段。
在大型車企的帶頭作用,以及業內專家的煽風點火下,或許國內車市將很快盛行“全價值鏈”營銷。
“全價值鏈”概念的確是個好東西,其通過全面整合車企在包括企劃、研發、采購、制造、營銷、服務等各個環節的資源,以強化品牌價值,提升核心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不僅可為企業創造更多附加值,還可能延長企業壽命。其價值不亞于百草之王人參。
但筆者并不覺得其適合多數車企。就像藥再補,也得看人吃。方法再好,也得看誰用。
只要簡單觀察下,我們就可以發現一個鮮明特征。熱衷于提倡“全價值鏈”概念的,都是東風日產、上海通用等第一集團的大型車企。上述車企,無論是車型覆蓋、營銷網絡,還是研發、技術的背景,都是數一數二的。各個環節的實力都非常優秀且均衡,沒有明顯的短板。如東風日產的驪威、TIDA、軒逸、天籟、奇駿、逍客等每一款車型都非常有市場競爭力,它現在也沒必要特意去打造某一款實力車型。它要做的,就是提升整體品牌的價值。而“全價值鏈”概念的精華之處,就是通過整合各環節,提升最核心的品牌價值。該概念與東風日產的現狀合謀而合。所以,其倡導“全價值鏈”概念,也在-全球品牌網-情理之中。
如體質不佳,光吃人參,不僅不管用,倒可能吃死人。“全價值鏈”概念也是如此。
東風日產、上海通用等本來就是大型車企,底子也好,有玩轉“全價值鏈”的資本。但這樣的車企并不多。目前,我國車市的多數車企,依舊存在明顯的短板現象。
諸如東風本田、廣汽豐田等,雖然都有強大的研發、技術等背景,但車型少,而且以一二線城市為主,只鋪蓋了局部市場,僅針對部分消費者。所以,其也沒必要倡導“全價值鏈”概念。如何爭取更多車型支持,才是他們老總的頭等大事,如馮亞興赴日討要新車等;再如奇瑞、北京現代等,雖然車型覆蓋了多個細分市場,但奇瑞除了QQ,北京現代除伊蘭特和悅動外,多數車型的競爭力并不強,短板很明顯。如何提升它們的市場表現,也是頭等大事;更多的車企,不僅車型有限,而且技術也有限。
多數車企,都存在明顯的短板效益。如何克服在車型分布、技術實力、網絡布局、研發設計等方面的一個或多個短板,才是當務之急。如盲從“全價值鏈”營銷,可能因實力不足,使得服務、質量等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總之,“全價值鏈”概念的確是個好東西,就像百草之王人參,但一定得因人而異、因企制宜,切忌盲從。對于多數車企,如何彌補短板,依舊是當務之急。
- 上一篇:營銷思維之守則: 渠道為王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