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出臺政策幫畢業生就業 招聘畢業生財政有補貼
○每招一名畢業生補1000元:企業招應屆畢業生,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并參加社保,財政給予每人1000元補貼,超過10人給予每人2000元補貼。招畢業生達到員工10%以上的,最高擔保貸款可達200萬。
○空崗給畢業生:全市事業單位每年空崗的30%以上招應屆畢業生;招聘中小學教師70%以上名額招畢業生。
○檔案免費托管:高校畢業生可先落戶后就業,擇業期內檔案免費托管。
○貧困生租房有補貼:貧困畢業生就業,每人每月可獲160元租房補貼;一般見習人員每人每月補貼400元;畢業生參軍,財政補償學費。
“真不巧,畢業之時正趕上全球金融危機。”不少應屆高校畢業生都暗自感嘆“畢業不逢時”。
面對嚴峻的高校就業形勢,長沙市經過緊鑼密鼓的調研之后,出臺高校畢業生“就業策”——《關于促進全市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全文詳見今日中縫D08-D10)。
《意見》指出,長沙市財政每年安排不低于3000萬元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多方為應屆高校畢業生“騰”崗位,明文規定相關崗位必須招收應屆高校畢業生;以各種優惠政策和補貼,激勵企業招收高校畢業生;還出臺了《中共長沙市委、長沙市人民政府關于鼓勵和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政策意見》,鼓勵高校畢業生創業帶動就業。
就業,崗位是關鍵!兑庖姟分杏卸鄺l“硬性”規定,要求把相關職位留給應屆高校畢業生。
30%以上事業單位空崗
完善全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統一招聘制度,全市各級事業單位工作崗位由各級人事、編委辦集中歸口管理,每年空崗的30%以上用于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
70%以上的教師招聘名額
從2009年起,根據全市中小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需要,在全市各地正常招聘中小學教師中,每年安排70%以上的名額用于招聘高校畢業生。
3年后,每村(社區)安排2個以上崗位
每年招聘一定數量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到農村村委會和社區居委會工作。通過3年時間,在全市基本實現每村(社區)安排2名以上高校畢業生的目標。在農村村委會和社區居委會就業的,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的標準支付工資,經費由區(縣市)財政負擔,對到農村村委會就業的,各區、縣(市)財政給予每人每月200元的生活、交通補貼。
30%以上技術工作的公益性崗位空崗
建立全市公益性崗位統一招聘制度,全市各級公益性崗位由各級勞動保障、編委辦、財政等部門集中歸口管理,每年從事技術工作的公益性崗位空崗的30%以上用于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
擴崗位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可獲這些“獎勵”
除事業單位崗位外,如何激勵企業向高校畢業生提供崗位?《意見》指出,新招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并符合相關規定,政府財政給予企業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補貼。
給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補貼
企業新增崗位新招用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并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的,由市、區(縣市)勞動保障部門負責認定,市、區(縣市)財政按照用人單位社會保險繳費級次給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補貼,達到其在冊員工30%以上并超過10人(含10人)的,給予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補貼。
可能獲貸200萬元
企業新增崗位新招用登記失業的高校畢業生等城鎮登記失業人員達到在冊員工10%以上的,可按規定申請小額擔保貸款扶持,根據企業的用人規模,貸款的最高額度可達200萬元。貸款期限最長為兩年,由財政部門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貸款基準利率的50%給予貼息。
困難企業不裁員
可獲6個月社保補貼
對經勞動保障部門認定的困難企業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在2009年內按規定給予6個月的社會保險補貼或崗位補貼,由失業保險基金支付;困難企業開展在崗培訓,給予資金補助。(來源:紅網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