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動畫人才需求15萬 3D動畫師月薪過6000元
3D動畫師月薪逾6000 動畫人才需求過萬
當哆啦A夢成為日本文化的代言人后,人們才真正意識到動漫對于文化傳播的作用。因此,繼投資國內網絡游戲產業后,海外資本又將重點轉向了動漫產業。日前,凱鵬華盈創投基金(KPCB China)將千萬級美元風險投資投向國內動漫學院。與此同時,方正科技也設立了“游戲動漫專項獎學金”,側重動漫人才的重點培養。
國內動畫從業者不足1萬人
無論是“花生狗”SNOOPY還是凱蒂貓KITTY,都已經成為國內家喻戶曉的“人物”。統計顯示,我國目前動漫受眾人數達到5億人。國內有2000家省市電視臺,其中動畫專業頻道有4個、少兒頻道有25個、少兒欄目有289個、動畫欄目200個,年需求達到26萬分鐘。但是,國產量僅有2萬分鐘。從5月起,廣電部門延長境外動畫片禁播時段,也為國產動漫提供了新的要求和發展空間。
根據IResearch最新發布的《2008年中國新媒體動漫研究報告》顯示,2007年中國網絡動漫市場規模突破1000萬元,較前一年增長25%。預計到2010年將達到7900萬元。然而,面對“內容為王”的新興精神文化產業,優秀的動漫人才嚴重匱乏卻成為制約整個產業發展的瓶頸。
據國內一家招聘網監測數據顯示,從2月下旬開始,國內主要城市動漫類有效職位供給較年前增長42%。但就數據統計,收到簡歷僅是招聘需求數量的80%。目前,我國影視動畫人才總需求量至少在15萬人以上,而實際從業者不足1萬人。
3D動畫師月薪逾6000元
2006年4月,國務院轉發了《關于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從體制管理、市場經營和創作研究三個方面切入,勾勒出了中國動漫產業的全新版圖。隨后,“動漫”成為各個城市經濟發展的時髦名詞。中國目前有50多個城市宣稱要建設中國的“動漫之都”或“國家動漫產業基地”,其中已掛牌的接近30個。
一位任職于專業動畫頻道的編輯告訴記者,作為世界上最具潛力的動漫消費市場,中國的民族動漫產業在原創能力、人才、技術、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正受到嚴峻考驗。尤其是兼通藝術與技術的復合型動漫人才不足,使我國的動漫產業缺乏活力,發展受到嚴重制約。
在一個行業里,從業人員緊缺度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他們的社會地位和收入水平。動漫設計作為新興的創意工作,專業人才社會地位相對較高,薪資水平也普遍高于傳統行業。其中,MAYA制作人員月薪一般在5000元左右,中高級3D動畫師月薪則在6000元以上。然而,就在這種高薪水高待遇的“誘惑”下,中國的動漫企業仍然招不到合適的人才。
三種形式培養急需人才
據了解,過去的動漫行業,大部分從業者都是美術學院繪畫專業出身,有的甚至是半路出家,在技術水平、故事創作、鏡頭語言的掌握和運用上并不能完全適應目前市場的需要;而企業需要熟練掌握先進動漫開發和制作技術,知識面寬,并且要具備較高職業素質,能適應團隊項目合作的人才。
動漫人才的培養模式主要有自主培養、院校培養、培訓機構培養三種。目前,大部分動漫從業人員都是從動漫“發燒友”成長起來的。這些人員進入動漫企業后,雖然不乏一些小的商業項目運作經驗,但由于沒有真正接受過系統的動漫職業教育指導,仍然不能很快地為企業創造價值。這種培養模式成本高、門檻也不低,不是動漫人才成長的最佳途徑。
另一種是院校“科班”培養,目前國內有400多家院校開設了動漫及相關專業。但院校設置專業大多著眼于理論層面,培養周期長,動漫行業的特殊性還使得院校的教育投入大、軟件更新速度跟不上發展、師資力量對新技術的掌握相對較少。這些都使現有學歷教育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的現狀。
目前,大規模培養動漫人才的重任落在了社會職業培訓機構肩上。但如今的職業培訓市場上存在盲目跟風的現象,海外資本的介入,將有助于進一步規范國內動漫教育行業。
中國就業促進會副會長、陳宇工作室首席顧問陳宇教授表示,在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今天,以實戰操作為基礎、培養產業急缺人才的職業教育,將對就業的行業差異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 上一篇:工資名單曝光:百人不上班 月薪800元
- 下一篇:富士康的工人加班費該由誰來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