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寒冬”需要逆勢營銷
不久前,IT 巨子阿里巴巴的馬云表示,IT 行業的冬天已經到來,為應對“寒冬”,阿里巴巴已經砍掉了所有的投資項目,以保存實力。最近,隨著華爾街刮起的金融風暴,雷曼兄弟無奈選擇破產,AIG 賣給摩根大通。這個消息對于消費市場、行業用戶市場、IT 廠商和IT渠道,都將帶來極為深遠的影響,國際金融環境的惡化,更為入冬的中國IT行業帶來一股寒流。
多數企業已經采取了“緊縮”的措施,準備進入“寒冬休眠期”:收縮市場戰線、縮短產品線、減少廣告促銷投入、簡化渠道等等,但是在這樣的“冬天”里,國內的IT 廠商以及IT渠道是應該縮手縮尾保存實力,還是在逆境中創新營銷手段,占領競爭對手丟掉的市場?有一筆經濟賬可以仔細算一下:在經濟環境良好、行業前景上升的時期,企業可能需要投入10%的營業額才能占領預期的市場份額,可是在經濟不太景氣的時期,競爭對手收縮了市場投入,企業只需相對較少的市場投入,就能拿下想要的市場份額。
尤其是國內的IT 廠商和IT 渠道商應該看到,中國市場不僅有北京、上海和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還有更廣大的二級和三級城市以及廣闊的農村市場。因此,即使“冬天”來了,也不完全需要進入休眠狀態,而是更需要精準地找到銷售目標。
目前IT 市場的產品同質化情況非常嚴重,在產品的品類中進行創新營銷不失為度過“寒冬”的一種方式。如在筆記本產品市場,華碩首先推出的易PC,開創了上網本(便攜本)的先例,今年的出貨量至少接近2000 萬臺。
此外,商家要加強對二三線城市的攻勢,盡管這類市場在高端產品上目前還難以承受,但中等價位的品牌產品卻非常受歡迎。對于廠商和渠道而言,只要找對市場并輔以有效的營銷手段,“寒冬”并不難過。
如同英特爾中國區總經理楊敘所言:“英特爾的經驗是,在任何周期性情況發生時,我們反而要投資,因為一旦有機會恢復,我們將能夠站在更高的平臺上迎接新的機會。”
- 上一篇:做營銷的舍不得孩子你就別想套到狼?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