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營銷管理中容易忽略的幾個細節
客戶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后,一般有5份合同(合同份數根據公司不同要求不一),考慮到客戶、交易所、銀行(按揭付款)各留1份、公司留2份,若有代理公司,則代理公司需留1份。這里闡述的與份數基本無關,瞎掰了。1、合同管理
客戶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后,一般有5份合同(合同份數根據公司不同要求不一),考慮到客戶、交易所、銀行(按揭付款)各留1份、公司留2份,若有代理公司,則代理公司需留1份。這里闡述的與份數基本無關,瞎掰了。
下面說關于合同管理的2個細節:
基礎工作,將所放合同的房號放寫在檔案袋指定位置,該指定位置需靠合同邊緣,以便查找時能快速看見。
合同檔案袋存放順序需遵循“三按”原則,即“按樓棟、按樓層、按房號”。以便在任何時候任何人查找能在最短時間內無誤地找到,即使人員變動對合同管理的整體性也不影響。
采取“三按”原則必須注意的問題就是合同放回時不要放錯,一旦放錯:難找。
合同交易登記時一般為多套合同,每套又有多份合同,所以為了效率、優化工作方法,需要求工作人員在合同封面右上角寫上“房號”、“客戶姓名”,這個細節非常重要,以便在抽取、備案登記時能快速識別該套合同是哪個房好、客戶是誰。登記后不需翻封面看客戶名字就可以放回檔案袋。
2、客戶跟蹤頻率
客戶跟蹤是一個難題,為什么呢?我相信任何一個售樓中心都有管理制度對客戶跟蹤進行規定,如何跟蹤等等。之前檢查一個置業顧問的客戶跟蹤記錄,另一個同行還在笑我,說銷售人員連客戶跟蹤都要檢查與打仗檢查槍里有子彈沒有什么區別?他認為這是置業顧問份內必做的事,不需要檢查。而事實證明,檢查客戶跟蹤記錄對業務管理有很大的幫助。對于跟蹤頻率可采取新客戶3天內跟蹤一次,以后保持10天一次即可。優秀的置業顧問會有計劃地跟蹤自己手上的客戶,充分利用客戶資料掘金。
3、客戶資料變化管理
客戶流動性大,電話號碼也容易變或者是地址。因此客戶主動電話告知置業顧問時,一定要及時更新客戶資料,同時把原資料另存,以備關鍵時刻所需。
客戶下訂或簽定合同后,一定要求客戶在通訊地址一欄填寫能收到信的地址。這相當重要,不是為了能郵寄收樓通知書,而是防止客戶長時間不付款、長時間不接房、長時間不簽按揭合同(有些公司買賣合同與按揭合同不能同時進行)等具有故意拖延時間的行為,送達公司處理意見或法院傳票,為萬不得已時維護公司利益。客戶資料變化在內部管理上要有個流轉單,如客戶電話告知變化資料到置業顧問記錄再到客戶資料人員。同時相應置業顧問也做好記錄,并通過此機會拉近老客戶的關系,獲取以老帶新的機會(這就看置業顧問的機靈程度和客戶溝通技巧了)。
4、面積測量的誤差核對
面積測算單位一般會根據施工圖紙進行測算預售面積,測量時需提供圖紙文本和電子文檔,并到現場查看。因此測量單位將第一次稿出來后,開發公司相關人員也必須結合圖紙進行審核、在施工過程中是否改動,及時與總工程師、設計部門取得聯系,落實是否有變動,最終核對后,再與測量單位溝通,完善并出正式的面積測算報告。
測算報告拿到后,立即做房屋座次表(商業部分與住宅分開),以便提供給辦理預售許可證的相關部門。
5、賣點轉移的動態提煉
這是一個古老的問題,然而很多人忽略了。
賣點轉移,即項目在開盤后隨著市場、銷售周期、主體工程、園林綠化等變化,吞噬原賣點新鮮度而逐漸失去說服力,導致客戶、銷售執行人員對項目賣點認識模糊的現象。
因此要求營銷管理人員需對這種變化有較強的感知能力。及時與策劃進行溝通,提煉出適合該銷售階段的強賣點,使銷售人員能更好地傳達給客戶。注意動態提煉的賣點與階段性推廣賣點不一樣,該賣點銷售人員便于傳達、客戶通俗易懂。
動態賣點的提煉的執行著應該是負責銷售的主管或經理而不是策劃人員。因為項目進入銷售期后,銷售人員跟客戶溝通得多,對產品、工程進度等方面要熟悉得多,多方面的結合才能提煉出階段性強賣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