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近4萬名畢業生求職 主動曬待遇的企業不少
昨天,近4萬名畢業生到寧波國際會展中心參加市第19屆大中專畢業生供需洽談會。(來源:寧波日報)
1月24日電 高校畢業生眼下正馬不停蹄地找工作。對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應屆高校畢業生希望有多少月薪?求職過程中,他們最缺什么?為更好地了解職場準新人的就業狀況,本報聯合寧波市人事局、寧波大學、寧波工程學院等在甬高校,在1200名應屆高校畢業生中開展了專項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1017份。寧波市人事局人才開發處副處長陳燁說,調查結果表明,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都在不斷趨向理性。
本報聯合寧波市人事局、寧波大學等對1200名畢業生作了調查:
寧波七成多畢業生
月薪期望值1000元~3000元
“先就業、再擇業”已成共識
專家: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都趨向理性
A.七成多畢業生自信能找到工作
“現在就業壓力很大,但我覺得自己專業基礎比較好,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寧波工程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李同學表示,3個月來,她參加了5場招聘會,收到了兩份錄用通知,還在等待更合適的機會。
調查表明,73%的應屆高校畢業生表示自信通過努力可以找到合適的工作,28.8%的畢業生表示找工作不難,但對找到合適工作的信心不足。
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怎么辦呢?“先就業、再擇業”成了受訪大學生的一致回答。76%的畢業生表示一時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也是正常的,可以先工作,在積累經驗的同時,尋找更好的機會。
寧波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俞金波表示,寧波有良好的經濟和就業環境,畢業生有這樣的信心,非常合理,自信也是成功就業的保障。
B.月薪期待集中在1000元至3000元
職場準新人們在找工作時最看重什么?411名畢業生首選薪資待遇,占總數的40%以上;30.5%的畢業生首選個人發展空間。
大學生希望第一份工作能提供多少月薪?調查表明,38.8%的畢業生期望月薪在1001-2000元;32.9%的畢業生則期待月薪能有2001-3000元。
寧波市人事局人才開發服務中心副主任陳曉認為,“畢業生的月薪期待已越來越趨向理智,比較符合在寧波的生存成本。據了解,寧波市本科畢業生的年薪平均在2萬元至3萬元。”寧波市工程學院招生就業辦副主任周文革分析,部分學生即使一開始定位比較高,在真正工作后,也能較快地在現實和期望中找到平衡點,而且畢業生更看重工作單位能否提供足夠的發展空間。
C.政府機關事業單位最熱門
畢業生最希望得到哪類單位的垂青?318名畢業生表示最希望進入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274名畢業生希望能到外企或是中外合資企業工作;187名畢業生則青睞科研單位,占總數的18.4%。另外,7%的畢業生選擇了自主創業,28%的畢業生表示有創業打算。
陳燁分析:“機關和事業單位受畢業生熱捧是全國普遍現象。和江西、湖南等地2%-5%的學生打算進科研單位的比例相比,寧波市18.4%的比例比較高。這和寧波市科研機構運作機制比較靈活,和市場的接觸比較密切有很大關系。”
同時他建議:“民營企業和一些成長期的中小企業尤其渴求應屆畢業生。寧波的民營企業在吸納和培養畢業生上,都有很好的機制,畢業生可以在此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從去年的供求情況看,民營企業吸納畢業生占總數的75%以上。”
D.最想到哪個城市工作?寧波是半數畢業生首選
近200名受調查畢業生表示,只要工作合適,對工作地點并不苛求。468名畢業生強調,一定要留在寧波工作。
寧波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專業的黃同學表示:“從來沒想過要去其他地方工作,東部沿海城市本來就是求職熱點,我們生在寧波,沒理由舍近求遠。”寧波紡織學院人力資源專業的劉同學認為:“在寧波學習的這幾年,已經熟悉了城市環境,還積累了老師和同學這一筆人脈資源。”
據寧波人事局統計,2007年寧波本地生源畢業生出現了4年來的首次下跌,比2006年減少了1341人。但在寧波找工作的本地生源學生卻比上年增加了6.9%,達到23356人,占寧波市接收畢業生總數的56.4%。同樣,從外地來寧波找工作機會的高校畢業生也在逐年遞增,2007年寧波市共接收18071名外地生源大中專畢業生,占已接收畢業生人數的43.6%,增幅為13.7%。其中,鄞州區接收外地生源畢業生增幅高達59.7%。
浙江萬里學院學生事務與發展中心主任陳三俊建議:“寧波、杭州、上海等沿海發達城市,生活成本比較高。從前幾年的回訪情況看,每年都有20%以上原本在沿海發達城市就業的畢業生流失。因此,大城市并不是就業的唯一選擇,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還應面對現實生活。”
E.除找工作,畢業生在忙啥?考證實習學技術活
畢業生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最缺什么?382名畢業生表示最缺崗位信息,348名畢業生則認為自己迫切希望能得到求職技巧類的指導。
除了忙著趕赴招聘會和面試,畢業生還在忙什么?232名畢業生表示自己在忙著多考一本證書,其中忙著考英語口譯類證書和計算機等級證書的畢業生特別多;544名畢業生忙著實習,其中文科類畢業生比理工科更看重實習的分量;329名畢業生忙著學技術,尤其機械工程、汽修專業的學生,大多忙著找師傅,學門基礎手藝。
昨天,4萬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大中專畢業生,參加了寧波市第19屆大中專畢業生供需洽談會。經過一天的洽談,共有23000人次與用人單位達成了意向,其中研究生約1100人次,本科生約12000人次,專科生約9000人次。
通訊員何兵張文溪見習記者王穎攝影張培堅
“月薪面議”難覓蹤影
主動曬待遇的企業不少
盡管啟用了國際會展中心的6個場館,但招聘現場依舊人潮洶涌。據統計,昨天共有1200多家單位進場招聘,需求畢業生人數約1.8萬。招聘單位數、攤位數創歷屆新高。
現場,招聘簡章上常見的“月薪面議”字樣幾乎沒了蹤影。不少用人單位一一標明了試用期時間、工資,正式工作后的工資、社保待遇、休假福利。寧波慈溪一家電器公司的負責人說:“這些是根據《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勞動合同法》做出的最新調整。”
現場發“面試通行證”
受畢業生歡迎
在眾多崗位中,最受畢業生追捧的莫過于銀行崗位。上午9時許,工商銀行寧波分行的招聘點前,排隊投遞簡歷達200多人,附近的通道也被擠得水泄不通。招聘人員根據應聘者的簡歷情況現場提問,決定是否發給面試“通行證”。得到“通行證”的應聘者,可以直接到二樓接受支行和分行“主考官”的面試。浙江大學金融專業的劉濤說:“這種現場發通行證的做法,讓我想到了‘超女’,很有挑戰性,也很方便。”
除了銀行崗位,寧波保稅區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寧波市圖書館等事業單位,寧波港集團、金田銅業、舜宇集團等大型企業也吸引了大批求職者排隊投遞簡歷。
一聽要下車間鍛煉
有人悄悄走開
和大單位相比,成長型中小企業的招聘現場顯得有點“冷”。一些需要從基層做起的工作崗位,尤其不受畢業生青睞。
“錄用后要先下車間鍛煉3至5個月。”寧波光源紡織品有限公司招聘人員的話音剛落,正和她交談著的男同學馬上面露難色,表示要再看看。邊上等著投遞簡歷的兩個女生也悄悄走開了。
鄞州區禾豐農資連鎖有限公司的陸女士無奈地說:“應聘者一聽要下農村,跟農民打交道,就沒了興趣。等了兩個多小時也只收到兩份簡歷。”鄞州區橫街鎮工貿辦主任王平國感慨:“中小企業迫切希望引進高素質的畢業生,但不少學生一聽是中小企業,又要從基層做起,就沒興趣了。我們每年都要引進幾百名高校畢業生,最后能留下來的卻很少,已經陷入了‘招聘—流失—再招聘’的困局。”
企業為何要求學生下車間呢?寧波市銓鑫精密有限公司總經理褚軍表示:“畢業生一進單位就做管理、搞設計并不現實。從基層干起,符合人才培養模式,也是對大學生負責。上回我招了10名畢業生到車間工作,一個星期就走了5個。堅持下來的畢業生,一年后,都成了技術骨干或中層干部,薪水最少的也翻了一番。”
春節后寧波將辦20余場“畢洽會”
畢業生要調整心態,爭取早就業
“我上午面試了30個應聘者,每個人都問‘月薪多少’。但沒一個人主動表示自己能為企業帶來什么。”寧波高新區一家軟件公司負責招聘的朱女士認為,“畢業生如果能多問自己能干什么,并為之努力,收獲會更多。”
寧波市人事局副局長孫國茂指出:“寧波市各部門都非常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千方百計促成畢業生盡快就業。寧波的畢業生就業形勢還不是非常樂觀。不過,寧波企業非常渴求高校畢業生,畢業生應及時調整心態,做好從基層干起的心理準備,爭取盡早就業。”
同時,寧波市人事局人才開發服務中心副主任陳曉提醒畢業生,在步入職場前,應多了解相應的勞動法規和所在地的人才政策,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找到工作后,及時妥善辦理戶口、檔案的遷轉手續,以免給日后生活帶來不便。
據了解,寧波市春節后的一個月內,將集中舉辦20余場以應屆畢業生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專場招聘會,促進畢業生就業。
- 上一篇:越來越多中國企業準備大幅提高工資
- 下一篇:富士康的工人加班費該由誰來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