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營銷助力企業“老樹發新芽”
長期以來,中小企業由于受制于成本、平臺等諸多條件的限制,其信息化比重,尤其是受益比率,與大型企業相比始終處于相對劣勢,這種不對稱局面如不盡快打破,必然成為制約我國企業,尤其大部分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的最大交互瓶頸!
成都市鄭工縫紉機廠就是一家成立于上個世紀的老廠,經濟效益一直不好。時代的變遷令鄭榮德開始反思,改革開放強調“觀念先行”——也就是政策上強力進行洗腦,而洶涌的網絡營銷、傳播大潮,要求你在順應時勢的同時,必須搶抓機遇——伺機占領潮頭,而這些要靠什么“易于操作的先進玩意”做輔助呢?老鄭動了一番腦子,并且事后證明很對路,自然也收獲豐沛……
網絡催人急
“我們廠發展至今已經30多年,規模做不大,效益也不好。靠著我自己在行業打拼幾十年積累下的經驗與客戶關系,加上我們自主研發新產品的能力,僅能維持正常經營。由于受傳統觀念的束縛,公司業務范圍得不到拓展,幾十年來一直沒有找到更大的發展空間。”鄭榮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對于老鄭這些與新中國同齡的一輩人而言,較為坎坷的經歷,使他們對于新事物態度較為保守,其認知與接受能力也比較低。當企業的傳統模式受到互聯網經濟巨大沖擊,成都鄭工縫紉機廠自然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像我們這樣的企業,如何獲得訂單是最重要的問題。而這些年,我們也一直很努力地在尋找業務,但畢竟靠我自己和業務員能接觸到的市場還是太小了!”鄭榮德道出了多年經營的苦悶。
獲得訂單是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而資金流、信息流、人才流三個方面的弱勢,自然也限制了中小企業無法發揮自身具備小規模、高效率、反應快的優點,決定了他們必然在傳統模式下本能的固守原有市場,難以擺脫被新興企業逐步蠶食的命運,加上不僅自身信息傳播不出去,市場信息也進不來,長久下去必定形成一個封閉的窒息谷地。
但網絡滲透和影響著每一個人,也包括打拼多年的鄭榮德。“我們也了解一些網絡的好處,下定決心去建一個網站。網站倒是建成了,花了一筆錢,但卻沒什么效果!”鄭榮德回憶“網”事無奈地說。
2005年3月,老鄭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結識了銘萬的工作人員。對于銘萬關于中小企業信息化,以及網絡營銷的相關信息化支撐工具便捷到“傻瓜都可以熟悉、操作,并快速上路”,而非“神秘、非高科技行業”莫屬的介紹,給一貫標榜富有兢兢業業、吃苦耐勞的“老傻瓜精神”的鄭工很大觸動!
不妨用信息時代的這個“傻瓜”做拐杖?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一心希望改善企業現狀的老鄭決定再試試……
小企業的2億訂單
“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上了一款信息化產品叫八方通寶。沒過多久開始有人通過網絡聯系我,尋求合作。后來隨著八方通寶的不斷升級,我也從最早的平臺會員,逐步升級,功能越來越好,而且通過網絡我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商機。”老鄭最后選擇銘萬網作為他企業的“網上家園”。
在銘萬網“定居”后,開始半信半疑的老鄭在2個月后卻發現,幾乎每個月都有幾家新客戶通過銘萬網找到他洽談業務。僅僅06年一年通過網絡接觸到的高價值新客戶就有近30家。
“原來我們要擔心到哪里去找新的訂單,甚至有的時候還不得不接一些利潤低且麻煩的單子。現在我們不一樣,只挑劃算的單子接。去年有一次因為利潤低,我甚至推掉了來自鐵道部價值49萬的訂單。”老鄭談起自己的“網經”樂得合不攏嘴!
2006年9月,來自福建的一位客商通過八方通寶主動找到老鄭,希望能合作開拓海帶加工領域。經過半年多的研發,鄭工縫紉機廠成功研制出了適合海帶加工的海帶栓扎機,07年5月,樣機已經成功交付使用。作為這個領域唯一的生產廠商,老鄭面對的是全國10萬臺的市場容量,價值2個億的市場訂單。
“其實,八方通寶便捷到傻瓜都可以看清標識、理解規則,然后快速上路,并能走捷徑,傻瓜品質已然單一到心無旁騖,其發展和奔跑的‘速度’也就根本不應該是擔憂和探討的問題了”,喜出望外的老鄭頗有感觸。
- 上一篇:奧運營銷戰 別走獨木橋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