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營銷戰 別走獨木橋
因為北京奧運會,2008——這個四位數字在中國的意義已經遠遠超越了一個年份的符號,它幾乎就是奧運的代名詞。
2001年申奧成功后,與之相關的各種商業運作也按部就班地進行著,如果說此前的6年中,2008還只代表將來時,奧運營銷也停留在預熱階段的話,今天,已經成為現在進行時的2008,促使作為北京奧運會頂級贊助商的大眾汽車,和通過各種方式施展奧運營銷的其他汽車制造商一起,正式拉開了奧運營銷比拼的大幕。
廠商扎堆奧運營銷
作為2008北京奧運會頂級贊助商以及惟一的汽車企業贊助商,大眾汽車集團將為北京奧運會舉辦期間提供5000輛工作用車,但對于大眾的奧運營銷來說,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從2005年起,大眾就舉行了一系列奧運推廣活動,如大眾汽車的“奧運繪”藝術車創作大賽,上海大眾奧運關愛大使以及大眾汽車奧運體驗周等活動,都拉近了大眾與普通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而2008年的重頭戲將是大眾贊助的奧運火炬傳遞活動。
火炬接力在大眾的奧運營銷戰略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2008年5月到8月的三個月中,奧運火炬將經由世界各大城市后,再到達中國113座不同規模的城市,大眾汽車將全程參與后勤保障工作。作為奧運會開幕前影響范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活動,伴隨著火炬傳遞,大眾汽車也將持續不斷地受到全世界的矚目。
大眾作為北京奧運會的頂級贊助商,擁有“2008北京奧運會標志”等在汽車業內的獨家使用權,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其他廠商可望不可及的,但除了一些明文規定的大眾汽車所獨享的各種權益,北京奧運帶來的商機還遠不止這些,因此其他汽車企業還是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與奧運搭上關系,從而搭上2008年這班難得的奧運營銷順風車。
沒有成為2008北京奧運會頂級贊助商的汽車企業,目前的“奧運營銷方式”大致有如下幾種:
一、 以綠色奧運精神為切入點舉辦各類活動或比賽。如:江鈴汽車用奧運精神辦節油大賽,別克品牌經銷商舉辦的綠色奧運攝影圖片展等。
二、 邀請奧運冠軍或2008奧運會的奪金熱門選手做品牌形象代言。如凱迪拉克為劉翔提供日常座駕,李小雙代言奇瑞A5以及中國女排代言菱紳等。
三、 推出奧運版汽車。名爵上市前所計劃推出的“奧運版”和現代某經銷商推出的奧 運紀念版車型均屬此類。
可以說,目前汽車廠商在運用奧運營銷時,基本上是只要跟奧運沾邊的,都會被招致麾下,為其所用。記者在對消費者的隨機采訪中了解到,這種不問青紅皂白都要與奧運扯上關系的營銷方式,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并沒有想像中那樣巨大。
準車主喬先生告訴記者,購買汽車對他而言是計劃了較長時間一件大事,因此一個汽車品牌是否與北京奧運會有直接或間接的合作關系,對他最終的選擇不會造成決定性的影響。由此可以看出,對企業來說,借奧運東風提升自身受關注程度的目的相對容易達到,但若還想借奧運營銷詮釋或提升品牌形象,可能就不是每個廠商都可以輕易做到的了。
奧運營銷應結合自身實際
回顧前兩屆奧運汽車贊助商的背景,2000年霍頓汽車贊助悉尼奧運會時,提升其在當地市場的知名度為第一目標,而2004年韓國現代汽車在本土市場已經擁有極大的優勢,因此贊助雅典奧運會的首要目的則是提升其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現在來看,兩家企業基本上都達成了它們的目標。
2008年,中國汽車企業是否一定也要圍繞本屆奧運會開展營銷戰略以及如何圍繞本屆奧運會,開展與自身相適應的營銷戰略,都是必須謹慎對待且實施難度較高的命題。
大廠商如果要開展奧運營銷,由于其自身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再將奧運營銷的首要目標設定在吸引眼球的層面,顯然有些“大材小用”。這類企業可以考慮把奧林匹克精神與企業精神進行有機結合,在體現自身的社會價值、社會責任感的過程中,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和產品形象。
對于中小企業,其產品一般也多集中在中低級車型市場,一味強調這類產品“更高、更快、更強”這樣的奧運競技精神顯然不是很準確,那么,利用奧運營銷提高企業的關注度以及適當引申與產品優點相符的特性,如借“綠色奧運”精神推廣展示小排量經濟型車的優勢等,這樣的奧運營銷對企業產生的積極意義也會更多一些。
體育營銷應長期堅持
奧運營銷雖然是一次絕佳的宣傳推廣機會,但絕不可能適應所有的汽車廠商,因此,是否一定要展開奧運營銷還要看是否適合自己。其實,通過舉辦奧運會,整個體育產業的受關注度都將獲得較大的提升,因此,奧運帶來的也絕不僅僅是奧運會前后短時期的商機,奧運后的體育營銷同樣值得關注,同時也一樣需要巨大和長期的付出。
近些年的歷屆奧運會,其汽車贊助商也各不相同,雖然不能因此判定奧運營銷是短期的營銷行為,但與持之以恒地堅持在某一領域開展體育營銷相比,奧運營銷的實效性與短期回報確實更明顯,而現今國內各大汽車企業所欠缺的,不是絞盡腦汁打“奧運擦邊球”的智慧,反而正是需要長期堅持的體育營銷意識。
著名車評人鐘師與新華信研究院回玉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多次強調了持之以恒對于汽車廠商體育營銷的重要性。即使是目前發展還不夠完善的體育項目,只要看到其未來的發展潛力,就應該堅定持久地投入。讓品牌與賽事共同成長,隨著賽事的成熟與發展,品牌形象也將逐步深入人心,對于選擇體育營銷的汽車廠商來說,持之以恒的堅持甚至比準確地選取與品牌精神契合的賽事更為重要。
2008北京奧運會除了其本身就是一次體育盛會并伴隨著巨大的商業利益外,其實對于整個中國并不發達的體育市場也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各大汽車廠商如果能夠讓自己的目光穿越奧運會的巨大光環,看到伴隨北京奧運之后的整個體育產業的巨大提升,也就將找到在奧運營銷之后更廣闊的體育營銷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