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出臺藍領人才開發與引進計劃
近日,市勞動保障局出臺《合肥市藍領人才開發與引進計劃》,以促進藍領人才的開發和引進,滿足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技能人才的需求。
每年培養各類技能人才15萬人
年培養各類技能人才15萬人。其中實用型技能人才和初級技能人才6萬人(含就業再就業培訓1萬人和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2.5萬人),中級技能人才7.5萬人,高技能人才1.5萬人。
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的技能人才隊伍。建立一支以中級工為主體,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等高技能人才為骨干的包括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需求的各類“復合型”人才在內的藍領人才隊伍。到2010年,全市中級工占技術工人比例達到50%以上,高技能人才比例達到25%以上。重點職業領域和高新技術產業,高技能人才的比例應更高一些。
建立技能人才培養體系
積極動員職業培訓機構、技工院校、企業等社會力量,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大力開展職業教育培訓。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企業行業為主體、職業院校為基礎、學校教育與企業培養緊密聯系、政府推動與社會支持相結合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
企業是技能人才的培養責任主體,要建立健全職工培訓制度,開展職工培訓工作。有條件企業成立技工教育培訓機構,在對職工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的同時,可面向社會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職業培訓機構和技工院校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適應市場需求,積極探索技能人才培養的新機制。注重加強校企合作,根據企業用人需要,開展“訂單式培訓”、“委托式培養”;要依據企業生產的變化,及時調整專業方向和教學計劃,更新教學內容,滿足企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
積極實施勞動預備制度、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和就業準入制度,鼓勵勞動者積極參加職業教育培訓,提高職業技能水平,努力提高我市技術工人的整體素質。
建立職技公共實訓基地
在現有企業生產和培訓資源的基礎上建立公共實訓平臺,面向我市企業和技工教育培訓機構提供實習訓練場所,提高全市技能人才培養的能力和質量。組建“合肥市職業技能公共訓練基地”,以江汽集團所屬“安徽汽車工業技師學院”為基礎,采取政府與企業聯合建立的方式共同投資組建,為機加工、數控加工(車、銑、磨)、焊工、鉗工、機電維修、汽車涂裝、汽車裝配、汽車維修、模具維修、汽車營銷等專業的實訓提供服務。
打造省會勞務協作圈
全市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加強與六安、巢湖等周邊城市的聯系,開展區域勞務合作。以市就業服務管理中心為龍頭組建“省會勞務協作圈”,通過人力資源市場信息交流、勞務輸出等有效方式,開展勞務協作,促進外地富余勞動力來肥就業。積極引導三縣調整勞務輸出方向,促進三縣富余勞動力就地就近擇業。
建立公共就業服務平臺
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結合實際,建立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為技能人才提供及時有效服務;加強市場調查,認真分析技能人才市場的供求變化,及時發布技能人才的供求信息,引導職業培訓機構、技工院校及時調整專業結構和勞動者合理選擇職業、確定職業培訓方向;在市勞動保障局人力資源網站增加技工院校招生培訓信息板塊,為企業招聘技能人才、校企聯合開展培訓提供信息支持;在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開設專門窗口,為技能人才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技能培訓、勞動合同鑒證、社會保險關系代理、代管檔案等服務。
舉辦合肥市技工節
每年組織本市技工院校、外地規模較大的技工院校以及本市大中型企業舉辦大型專場招聘會,開展系列活動,促進本市和外地技工院校畢業生在肥就業,積極為技工院校和我市企業建立密切合作牽線搭橋,提供幫助。
積極引進技能人才
鼓勵企業根據需要,積極引進外地技能人才。企業正式錄用的高技能人才,可憑有關材料、證明,直接到派出所辦理戶口登記手續。在子女上學、家屬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享受本市居民同等待遇。勞動保障部門要為企業引進技能人才創造條件,做好服務。積極引進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乃至境外高技能人才來肥。
開展職技競賽和高技能人才評比表彰
通過選拔和表彰優秀技能人才,引導更多勞動者走技能成才之路。每年組織開展全市性的職業技能競賽活動,每兩年開展一次綜合性大賽。建立高技能人才評選表彰制度,每兩年組織一次高技能人才評選獎勵活動,對獲選的“合肥市技能大獎”和“合肥市技術能手”分別頒發1萬元和2000元的獎金。
加大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投入
對就業再就業培訓、農村勞動力培訓給予財政資金補貼。財政納入預算,對每年全市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給予固定專項經費。在市人才發展資金中安排專項資金,用于高技能人才的培養、開發和獎勵。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政策,地方財政給予足額配套資金。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及有關方面的專項資金,用于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改善技能人才成長環境
引導企業改善員工生活條件,建立完善員工生活配套服務設施,增強企業吸引力,使企業“招得進、留得住” 技能人才。引導企業改善勞動條件,增強企業管理的科學性,努力營造良好的企業用工環境。推行和完善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充分發揮三方機制的作用,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聯合經委、總工會等相關部門對企業技能人才使用待遇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指導督促企業落實技能人才使用待遇政策。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和勞動仲裁工作力度,堅決糾正、嚴厲查處企業拖欠和克扣工資等違法行為,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宣傳活動,大力宣傳技能人才工作、政策和優秀技能人才先進事跡,提高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