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決:營銷之戰中永遠不敗的鐵律
汽車工業在中國興旺之前,俺看到有兩對對決者在中國市場所向無敵:可口樂樂――百事可樂;柯達膠卷――富士膠卷。他們的規律是,走到哪都是成雙成對,而且是走到哪打到哪,最終誰也沒有把誰打死,卻是實實在在將本土產業打得寸草不生。為何?在它們的狼煙滾滾的對決過程中,看客們的眼球全部被它們吸引,并從一種商業景觀演化為一種文化景觀,再滲入本土生活,它們在對決中深深烙在民眾的腦海,并進入藝術的創作范疇,反復強化之。
中國汽車也是這樣,除了八九十年代中國汽車制造土壤一片荒蕪,德國大眾孤獨求敗之外,新世紀的中國汽車市場對決之戰頻發,而那些沒有找到對手對決的品牌,它們就如說單口相聲者,愈漸顯示出孤獨與寡味。
南北大眾表演系上演的對決大戲看上去缺少一點慘烈度,然而南北大眾對決的表演之成功,就如兄弟之間博擊,成就了媒體的引伸話題,并且也讓看客們感覺到滋滋有味。南北大眾如果如俺國的愚蠢汽車官員那樣,叫它們兄弟別打架,且一下子將它合了,從此失去對決表演,可以想象,沒有南北大眾對決的中國汽車市場的表演,大眾會損失很多精彩的段子。
通用與福特的對決,也一再成為媒體的話題,它直接導向看客們對二者進行比較與篩選,對決程度強烈之時,也是它們最吸引市場關注之時。通用與福特之對決,也是在世界之范圍展開,不止是在中國與底特律,它們所到之處,汽車話題便會啟動一個程序自動卷入它們之間。
日本車系的豐田與本田對決之后,二者雙雙齊頭并進,在南方市場有力地抵抗了北車南侵。豐田與本田的對決,使之凱美瑞與雅閣的品牌知名度與日擴張。二田之對決且細化到具體車型的對決,使之它們的對決直接切入市場。
那么,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當中,在過去的時間段,吉利與奇瑞的對決大大提升了它們的公眾關注度,那一段歷史也是兩大自主品牌最快的成長期。但是后來情況有些個發生變化,原本奇瑞與吉利對決形勢一派大好,不知出于何因,雙雙休戰,導致市場目光的聚焦散耗。實際上,如果兩大自主品牌的對決戲一直保持下去,它們就能源源地獲得公眾的目光,那就意味著品牌效應的不斷提升。
如上所述,對決戲往往形成于自體系之間,只有在沒有自體系的情況下,才與它手對決,如柯達與富士。南大眾與北大眾對決,通用與福特對決,豐田與本田對決,奇瑞與吉利對決,都是自體對決的范本,它與道德批判主義的“內斗”或者“自相殘殺”不是一碼事情,因為它們的對決文化體系對等,吸引的公眾目光獲得雙贏。即使是引來市場評價中的優劣判斷,那也可以作為一種推動力。
那么,反觀在俺國汽車市場表現較為平靜的汽車品牌,比如南京菲亞特,菲亞特的汽車制造水平不及其他老跨嗎?菲亞特的汽車品牌在世界占弱勢嗎?菲亞特的緊湊型汽車不及其他緊湊型汽車嗎?菲亞特的宣傳力度不及其他汽車品牌嗎?菲亞特的價格高過于其他老跨嗎?菲亞特制造的地理位置不及其他老跨嗎?都不是,真實的情況很簡單,菲亞特在中國一直沒有找到對決的對手,沒有一個參照系來對映與烘托,甚至連一個給它品牌做陪襯車的機會都沒有,它很孤獨,在狼煙滾滾的中國汽車市場,孤獨就意味著邊緣化,南京菲亞特身居鬧市,卻被人遺忘,這是沒有對決的悲劇。
與菲亞特類似的情況,還有自主品牌的華普汽車。俺前天乘坐了一次華普海鋒,感覺跟乘坐伊蘭特、索納塔這類型的出租車沒有什么差別,只是對俺而言寬度略小而已,而外觀和內飾就比韓系車強多了。但是,華普一直是孤獨的,它也不幸被邊緣化了。華普在中國患的是南京菲亞特一樣的孤芳自賞癥,記得俺寫文章批過它,所謂駕乘華普,享受海派文化即是。這是至今為止,在中國汽車營銷學上最失敗的品牌營銷案例,坐華普車與享受海派文化搭界嗎?那坐美國車還享受美國文化?還有法蘭西文化、日爾曼文化、小日本文化或者大韓民國文化?都不搭界,而且海派文化的表征與內核,華普品牌的推廣人恐怕也表達不清楚。
華普更致命的是沒有給公眾提供一個參照系,即便是華普在吉利大系之內,以制造中檔車為目標,卻也因為這樣的品牌推廣缺少了南北大眾對決的精彩表現而將公眾目光聚焦散耗,浪費了現成的資源。華普在歷史上的表現,它不敢拿自體系的吉利對決,也沒有拿外體系的華晨、比亞迪對決,雖然它身居中國第一大都上海市,那感覺它比青藏高原還遙遠,原因是什么?是它將實在品牌虛化過度。
俺再舉另外一個即將失敗的例子。上海汽車與南京汽車因為雙雙收購羅孚而引起舉國關注,這里不論它是好例子壞例子,但從營銷學的角度來看,它吸引眼球是成功的,它們初始的猛烈開打是成功的,然而上海國際車展以后,胡茂元向王浩良喊話,要實現上南合作,它們的關注度一下子墜落到低谷。從營銷學考慮,如果榮威一直與名爵比拼將下去,采取行之有效的對決制,或者還能實現雙贏。也許,這里面上海和南京管理層有太多的考慮,也許他們的出發點就不在于汽車制造,而是在于制造了汽車,如果是這樣的話,合作將不會有什么結果。
俺從來就不相信甚么強強合作,那是一個假命題,奔馳與克萊斯勒合作怎么樣?再假如讓豐田與本田合并會怎么樣?一加一小于二。對決,它產生的效應往往是一加一大于二,當然俺不贊成吉利與奇瑞大戰時的挖糞動作,那太小兒科。
回到上面的話題,無論是菲亞特,還是華普,它們必須找到對手廝殺,在汽車市場上,孤獨者是可恥的。從菲亞特和華普過去的情況看,汽車賣得好,與汽車本身的品牌有必然關系,賣得不好,則與汽車本身的品質并沒有必然關系,至少,它不是絕對。
- 上一篇:四大法寶,讓旺季營銷一炮打響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