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公務員正在進行工資規范化 上海降薪45%
范一晴(化名)是上海海關做現場查驗工作的一名科員,入職3年。她告訴記者,她的薪水將在明年1月1日進行調整,調整后薪水在4500元(稅前),即基本工資+崗位工資800元,職務津貼3700元。
“跟以前相比下降了45%。”范說。
工資調整的不只是范一晴一個人。上海海關在9月底召開了以“規范津補貼”為中心內容的動員會議。從10月1日起,上海海關中屬于直屬海關的公務員收入開始調整。
“我們的調整是按照國家統一標準進行的。”上海海關對外宣傳辦公室負責人11月26日下午對記者表示。關于清理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中央早有文件規定——200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就轉發了六部委《關于做好清理規范津貼補貼工作的意見》,第二年,中央紀委等六部門再次發布了《關于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問題的通知》。
11月22日,人事部工資和福利司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近期各級各部門正在完善公務員薪酬改革的配套措施,落實去年7月展開的公務員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記者獲悉,除海外之外,這次工資調整還包括了國家檢驗檢疫局、國家林業局、國家稅務局等在內的所有中央直屬機關。
規范明細
在海關已經推行的調整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規范津補貼明細。
按照原有的收入構成,海關公務員的收入分為兩張卡,一張俗稱工資卡,一張俗稱獎金卡。其中工資收入分為四項,分別是基本工資、崗位工資、級別工資和工齡工資。
從已有的改革跡象來看,海關這輪工資改革,取消工齡工資:工資收入分為兩項,分別是基本工資和崗位工資,前者略體現一些工齡系數。
按照范一晴入職三年的工齡并從事現場查驗的工種計算,她這兩部分的收入總額在每月800元左右。
原先獎金卡中的收入則名目繁多,包括季度獎、浦東補貼、口岸津貼和交通費、通訊費補貼等。改革后,只留下級別津貼一項,在這個收入科目部分,津貼數額與職務級別掛鉤,且全國各地的標準考慮了一定的地區差異。其中,上海海關的科員為每月3700元左右,副科級每月4100元左右,正科級4500元左右。
而原先的浦東補貼、口岸津貼等各地不同的科目全部取消,過節費、季度獎等以現金或者消費卡形式發放的費用也一并取消。
這次的調整幅度顯然超出了上海海關公務員們的預料——調整后,像范一晴這樣的科員的稅前總收入在每月4500元左右,而之前,她能達到7000元。
這一點,在上海海關9月27日下發的《上海海關黨組關于做好規范津補貼專項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專項通知”)中也有體現:“由于我關屬于此次規范津補貼工作的“限高”單位,在政策標準兌現以后,干部職工收入將有一定幅度下降,關員承受的經濟壓力和生活負擔也相應加大”。
為此,文件特別要求要做好關員的政治思想工作,專項政治思想工作以“兩調(心理調適、預期調整)、三解(解惑、解難、解壓)”為主題。
據范一晴所知,10月開始調整的都是“大關”的員工,包括上海海關下屬的技術處、審單處、教育處、監管處、人事處等職能部門,另外還有緝私部門。
在地方的海關機構統稱“京外海關”,分為直屬海關和隸屬海關兩個級別。其中,直屬海關基本包括上海海關(總關)等俗稱“大關”的職能部門,沒有獨立財務核算。而隸屬海關是一線的操作單位,一般稱為“小關”,上海有12個機構,全部財務獨立核算。
范一晴所在的部門是一線操作的部門,屬于財務獨立核算的三級財務單位。
在預定的調整時間表中,第一輪收入規范開始于半年前,主要針對中央直屬機關,10月份這一輪是直屬機關的京外機構等“二級財務單位”,明年1月開始各地方公務員收入調整也將實施。“小關”的公務員們將與上海本級公務員一起調整。
“此次黨中央、國務院下決心以經濟手段為主調節不同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以行政手段為主消除同級政府不同部門之間的津貼收入差距,目的是要將公務員收入分配納入法制化軌道,逐步建立起與《公務員法》相配套的、更加科學完善的公務員工資制度和正常收入增長機制。”上海海關在專項通知中說。
- 上一篇:職工工資低增長慢 政府將直接出面干預
- 下一篇:富士康的工人加班費該由誰來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