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管理是“靈丹妙藥”?
兵法管理陷阱
“兵道”與“商道”相交,使兵法管理風行天下。
一般企業家用兵法管理之“術”,頂級企業家才能悟“道”。
“兵道”與“商道”的交點在于“競爭”。你死我活還是多贏,是兵道與商道的最大區別。
兵法權謀的特點是“水無常形”,崇拜智巧,蔑視商業規則。威權崇拜與人本主義,是兵法權謀與現代管理在人性領域的區別。
古今融合,中外碰撞,才能超越兵法管理,建立現代化的中國式管理模式。
兵法管理中的權謀文化,是對企業的一大毒害。
近年來,企業界掀起了一股兵法管理的熱潮,商戰兵法、老板兵法、辦公室兵法、求職兵法等等。頗有萬馬奔騰之勢;各研究機構紛紛著書立說,大談兵法管理之要義。一時間,從老板到流水線上的員工,莫不言兵法,可謂有水井處必有柳詞,有企業處必有兵法管理。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政治、軍事活動與商業活動的最大相同點,在于其競爭的本質。競爭便是兵道與商道的交點,而這一交點,使兵法在商業活動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中外兵法思想中諸如“農村包圍城市”、“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敵人”以及人民戰爭等閃光之處都被一些企業家奉為圭臬。
移植兵法管理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說,125年前,當大型企業首次出現時,能夠模仿的惟一組織結構是軍隊。美國著名的銷售戰略專家杰克·特勞特在《市場銷售戰》一書中,論述了像“游擊戰”、“側翼戰”、“進攻戰”、“防御戰”等不同的戰略原則。著名的藍徹斯特“安全法則”從軍事上保持優勢所需的軍力對比,推出企業品牌市場地位安全的下限、相對安全線、絕對安全線。
兵法對于商業的廣泛借鑒意義,使兵法管理風行天下。在日本,許多大公司都潛心研究《孫子兵法》、《三國演義》、《智囊》、《菜根譚》等兵法權謀,松下幸之助多次表示“孫子是天下第一神靈,我公司職員必須頂禮膜拜,認真背誦,靈活運用,公司才能興旺發達”。企業家大橋武夫還著《用兵法經營》一書,宣揚如何用兵法經商;在韓國,《孫子兵法》的銷量創韓國出版史上最高紀錄,孫子提出的“智信仁勇嚴”五德,被視為企業家的道德信條。在歐美,一些著名的高等學府如哈佛商學院,都對兵法進行了研究,并將其移植到企業管理中。
是鮮花還是毒草?
然而,在兵法管理廣為人所稱道的同時出現了另一種聲音,認為兵法管理中的權謀文化,是對企業的一大毒害。
在中國,傳統的權謀文化使企業具有天然使用兵法權謀的能力和傾向,而以麥肯錫兵敗實達為標志,國外管理神話的破滅,使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眼光從外部的廣袤空間收回,重新審視傳統文化中蘊涵的管理智慧。兵法權謀作為中國傳統智慧中與世俗結合最緊密的部分,越來越獲得廣泛的關注。
但是,商業活動與軍事、政治活動存在本質的不同。老子說,兵者,天下之兇器。無論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軍事活動,都是破壞性的,其最終目的是消滅或者征服對手,是一種零和博弈,二戰名將麥克爾瑟甚至認為戰爭沒有贏家。但是,商業活動卻是創造性的,是非零和博弈,可以達到雙贏甚至多贏。如果一個企業戰略思維是以“敵死我活”為商場競爭的潛在假設,就會出現非理性競爭,于是乎價格戰打得天昏地暗,最后是殺人一萬,自損三千;有的甚至借用黑社會的力量傷害競爭對手,如此種種,最終偏離商業的本質。
中國的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傳統,往往使企業在應用兵法權謀的過程中,對于兵法中一些有意義的“道”的方面棄之不顧,而將兵法權謀中的機變和巧詐發揮到極至。所謂“兵者,詭道也”,國與國之間背信棄義,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最后出現推崇智巧,蔑視商業規則和商業倫理的現象,使整個商業社會出現嚴重的信用危機和倫理危機。
兵法權謀作為根源于農業社會的產業,帶有很濃厚的人治色彩,國內的很多企業,對于企業英雄、管理精英非常推崇,卻很少有真正尊重一般員工的;這些,都有悖于“以人為本”的現代意識,與商業社會背道而馳。
國內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和轉型,大變革的時期,往往是百花齊放的時期,兵法管理到底是鮮花還是毒草,或者是一半神性一半魔性,都有待歷史考驗。是非之爭,功過之辯,希望能引百家之言,以成宏論。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上一篇:沖突管理的藝術性
- 下一篇:在招聘中如何真正做到“匹配”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