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企業內高技能人才培養和鑒定試行意見
各市(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國資委、經貿委、總工會,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和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06〕15號)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蘇辦發〔2006〕27號)以及市委、市政府辦公室轉發市委組織部等10部門《關于加快推進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蘇辦發〔2006〕82號)和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于扎實推進企業內職業技能鑒定試點工作的通知》(蘇勞社鑒〔2007〕5號)精神,現就扎實推進我市企業內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步伐,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試行意見。
一、明確企業內高技能人才培養和鑒定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ㄒ唬┲笇枷搿
加快推進企業內高技能人才培養和鑒定工作,要立足企業,服務企業,發揮企業作為高技能人才培訓的主體作用,形成企業內技能人才培養發展機制。企業內技能人才培養以提高企業勞動者職業能力、有利于技能勞動者職業生涯發展為核心,逐步健全和完善企業內培養、選拔、評價和使用高技能人才工作體系,通過對提高企業職工隊伍整體技能水平,緩解技能人才緊缺的現狀,提升企業競爭力。
。ǘ┕ぷ髂繕。
根據江蘇省高技能人才工作辦公室《關于印發江蘇省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十一五”規劃綱要》(蘇人才高辦〔2007〕4號的要求,到“十一五”期末,省確定的重點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中技能勞動者持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比例要達到80%,其中高級工以上技能人才比例應達到企業職工的40%,技師、高級技師的比例應達到企業職工的10%。其他企業技能勞動者的持證率要達到60%,其中高級工以上技能人才的比例應達到30%,技師、高級技師達7%。
二、加強企業內高技能人才培養和鑒定組織領導
為切實推進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和鑒定工作,由市勞動保障局、國資委、經貿委、總工會等部門及企業相關負責人組成的企業內高技能人才培養和鑒定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此項工作的統一領導、宣傳發動、政策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蘇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具體業務指導。企業要結合發展需求,具體規劃本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和鑒定工作,建立由企業負責人擔任組長,相關部門人員參加的企業內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小組,具體組織實施企業內培訓鑒定工作。
三、把握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和鑒定工作的基本原則
為加速培養企業急需的技術技能型高技能人才,確定既符合企業生產實際,又符合職業培訓和技能鑒定有關政策,科學簡便的培訓鑒定工作的基本原則。
。ㄒ唬┛傮w規劃、分步實施。
各有關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要結合行業、企業發展的需要,對企業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進行預測,制定企業內高技能人才培養和鑒定工作規劃,按規劃分步實施。試點企業“十一五”技能人才培訓鑒定規劃按期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備案。
。ǘ┳ァ皟深^”、帶中間。
企業內技能人才培訓,一頭抓高級工以上的高端培訓,一頭抓新員工的入門初級培訓,形成高端推動、梯次發展。政府部門以積極有效的服務給以鼓勵。
。ㄈ└櫋八男隆薄⒆灾髋嘤枴
企業要建立自主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工作機制,充分利用企業和社會培訓資源,根據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不斷變化,及時組織專業性較強工種的技能提升培訓;并按照企業生產經營的需要,自主確定項目培訓、適應性培訓、職業能力發展培訓等。
。ㄋ模┠芰閷、工作業績為重點。
企業開展高技能人才培養和鑒定工作要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結合生產實際,以生產現場的工作業績為重點,注重職業道德和職業知識水平。堅持在國家職業標準和行業規范的總體框架下,結合企業的生產經營實際情況,通過生產現場的能力考核和工作成果的業績評定等方法,重點評價企業職工執行操作規程,解決生產問題、完成工作任務和技術攻關等方面的能力。
(五)多元評價、“不拘一格”。
企業開展高技能人評價工作要探索多元化的高技能人才評價體系。要通過組織模塊化培訓、“工作項目+鑒定結果”綜合評價方式、考核積分制形式以及技能競賽選拔等,不拘一格評價選拔高技能人才。
四、擴大高技能人才培養和鑒定試點企業規模
為進一步貫徹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于扎實推進企業內職業技能鑒定試點工作的通知》(蘇勞社鑒〔2007〕5 號)精神,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深入基層,摸清底數,選擇企業內培訓鑒定工作基礎較好、企業規模較大、職工人數較多的企業,在原有六家試點企業的基礎上擴大試點規模,F初步確定以下23家企業為首批試點企業。創元集團公司:蘇州一光儀器廠有限公司、蘇州遠東砂輪有限公司、蘇州沙特卡鑄造公有限公司、蘇州凈化設備有限公司、蘇州橫河電表有限公司、蘇州電瓷廠有限公司、蘇州金龍客車有限公司,中航雷達與電子設備研究院(長風廠),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公司,江蘇蘇鋼集團有限公司,華東電力管理局望亭電廠,中國高嶺土公司,蘇州微研有限公司,東泰精密模具蘇州有限公司,張家港港務集團有限公司,玉峰大廈,太倉利泰紡織廠有限公司,常熟開關制造有限公司,常熟棉紡織有限公司,標準縫紉機菀坪機械有限公司,張家港園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張家港長力機械有限公司,中華園飯店。
五、規范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和鑒定工作程序
。ㄒ唬┲贫ǚ桨浮
企業根據生產經營的需要,制定技能人才培養規劃,并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由企業按照國家職業標準和行業規范的要求對企業崗位進行分析,確定各工種崗位對技能等級和技能水平的要求。制定出企業內高技能人才培訓和鑒定的工作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企業基本情況,二是培養規劃,三是培訓鑒定的具體實施內容及步驟,如培訓鑒定的職業(工種)、級別、人數、師資、考評人員、培養鑒定方式、日程安排、試題來源等。
(二)方案申報備案。
企業制定的方案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備案內容:一是《蘇州企業內高技能人才培訓和鑒定方案備案表》及方案;二是《試點企業“十一五”技能人才培訓鑒定規劃》。勞動保障部門收到后10個工作日內返回意見。
(三)實施培訓和鑒定。
企業根據培訓和鑒定方案進行宣傳發動,組織企業職工進行申報,積極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實施培訓和考核鑒定。勞動保障部門負責對企業實施培訓考核進行督導,并給予技術資源的支持和服務。
。ㄋ模╊C發證書。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委托相應的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對考核結果復審核對,按照規定核發相應職業技能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
六、改革企業職業技能鑒定模式和鑒定內容
各試點企業要積極探索建立符合企業特點的鑒定模式,從企業生產技術、工藝設備和產品類型等不同要求出發,采用多形式、多元化的鑒定模式,并在鑒定內容上大膽創新,進一步貼近企業實際,貼近“四新”技術和企業職業能力建設方向。
。ㄒ唬┩卣硅b定模式。
1.企業內職業(工種)的鑒模式。企業按照國家職業標準或行業標準規范,結合生產經營特點和崗位要求編制鑒定大綱和鑒定要素細目,采用生產現場能力考核和工作成果的業績評定相結合的方法,經相應的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審核后使用。
2.經IS9000質量認證并遵紀守法的企業,組織對本企業特有工種(崗位)員工高級工以下的培訓考核,經向勞動部門申報認定,直接承認員工的培訓考核成果,發給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3.技術攻關和技能競賽模式。按照省、市技能競賽和技術攻關相關文件的規定和要求,在省、市、行業、企業(集團)組織的技能競賽和技術攻關群眾活動中,獲獎的優秀選手按照相關文件規定頒發相應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
4.積分制模式。企業可根據技能勞動者的工作業績、生產績效、創新能力、理論成果、傳授技能、解決難題等能反映實際能力的要素轉化為相應的積分。積分達到一定標準并通過專業技術考核,授予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二)創新企業鑒定內容。
企業鑒定的主要內容包括: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工作業績(標準)由企業根據實際需要制定企業考核標準,分別設定考核有關項目并組織實施。
1.工作業績考核:企業結合實際情況確定考核項目,重點對職工業績成果進行考核評定。
2.知識理論考試:企業依據國家職業標準,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以“1+X”形式組織命題。其中“1”為按照國家職業標準或行業標準規范和要求,“X”為企業根據自身特點、技術要求自行命題,由企業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小組負責組織實施。
3.操作技能考核:企業根據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需求,依據國家職業標準或行業標準規范的要求,由企業職業技能鑒定機構結合生產實際和工作現場進行考核。
4.論文答辯和綜合評審:參加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鑒定的職業,在通過理論考試、操作技能考核后,要提交技術工作總結和論文,由企業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小組組織論文答辯,并進行綜合評審。
5.職業能力展示:試點企業要創造條件讓參加技師、高級技師技能鑒定的員工進行職業能力展示,重點展示個人的技術成果、專業能力、指導能力和對企業的貢獻,并作為綜合評價的內容。
七、放寬申報企業高技能人才資質申報條件
為進一步拓寬企業高技能人才的成長通道,凡在崗工作多年并具有相應技能水平和實踐經驗的核心骨干,符合以下條件的,可優先申報技師資格考評:
。ㄒ唬┐笾行推髽I(集團)關鍵技術崗位的首席員工(需部門推薦意見,經企業(集團)人事管理部門的認定證明);
(二)在大中型企業生產一線,獲得企業標兵、先進生產者、技術能手、質量標兵的優秀職工(須有獲獎證書原件證明);
。ㄈ┙鉀Q本職業高難度技術操作和工藝難題,在工藝革新技術攻關方面有較大突破或顯著成果的主要參與者(須有部門推薦意見,經企業(集團)技術主管部門的認定證明);
。ㄋ模┳珜戧P于本職業(工種)技術理論或實際操作的論著并正式出版發表,對職業(工種)的生產或技術工人培養具有指導作用的;
。ㄎ澹┏钟斜韭殬I(工種)高級工證書,本職業工作累計10年以上,經企業評審確認為本企業技術骨干的。
由于歷史原因,企業中從事本職業(工種)10年以上技術骨干未獲得相應國家高級職業資格證書(三級)的人員,可直接申報參加國家高級職業資格(三級)考核鑒定。
八、完善企業內高技能人才培養政策引領激勵機制
為進一步建立健全企業內高技能人才培養和鑒定相關政策和各項激勵機制,結合企業實際用好高技能人才培養專項基金和職工教育經費統籌經費政策,對培養高技能人才作出貢獻的試點企業和職工給予適當補貼和獎勵。
。ㄒ唬└鶕形、市政府辦公室《關于促進青年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引導和幫助企業建立技術工人業務進修培訓和考核技能鑒定制度,使每年青年技工技能培訓考核不少于青年技術工人總數的20%。培訓鑒定費用從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按企業職工工資總額2%-2.5% 提。┲兄С觯⒘腥氤杀鹃_支,其中用于高技能人才培訓經費不低于50%。
。ǘ┕膭钇髽I和行業開展各種形式的職業技能競賽和崗位練兵,選拔企業急需的技術能手,試點企業開展按高級工標準組織的技能競賽,經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確認后,應知、應會均合格的前三名選手可直接晉升技師資格。
。ㄈ└鶕短K州市高技能人才培養‘111’資助計劃》文件精神,對市區試點企業開展技師以上職業資格培訓鑒定的,根據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人數,參照物價核定的相關職業(工種)培訓費的30%給予企業補貼,最高不超過當年社會公布相應等級的資助標準。
。ㄋ模└鶕短K州市關于實施資助“千名優秀青年職工提升技能行動”的通知》(蘇勞社技〔2007〕36)號文件精神,對市區試點企業優秀青年(40歲以下)職工參加指定院校指定職業工種高技能培訓優先實行政府經費資助,2007年標準1800元,不足部分由單位或個人繳納。
(五)列為首批試點的企業可優先對企業招用的外來務工人員實行免費技能提升培訓,政府用以獎代補的形式以培訓費的30%對企業進行補貼。
附:.《蘇州企業內高技能人才培訓和鑒定方案備案表》 (略)
2.《蘇州企業內高技能人才培訓和鑒定工作日程表》 (略)
3.《蘇州企業內高技能人才培訓和鑒定開班人數表(建議)》(略)
蘇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蘇州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蘇州市經濟貿易委員會
蘇州市總工會
二○○七年九月四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