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工人薪酬上漲的喜與憂
日前,在廣州舉行的失業人員專場招聘會上,由于受物價上漲、消費支出增加等因素的影響,招聘企業普遍提升了初聘工人的月薪,遠遠超過了780元/月的最低工資標準,保安月薪最高開到了1600元,就連酒樓食肆里最不需要技術含量的傳菜工,包食宿的待遇也能達到800元/月。以往經常出現的30歲以下的年齡限制已基本沒有,有的甚至完全取消限制。
受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影響,拉美三大股市一周時間內市值蒸發2886億美元……
初讀這則新聞,委實令人欣喜。在低工資時代,大學畢業生的月薪都跌得一塌糊涂,“只見物價漲,不見工資升”,使底層勞動者備感生活的艱辛,拷問著那些低工資有利論者的心理良知。而且,8月2日的《南方周末》在采訪了若干經濟學家后指出:中國式抑制通脹的方法在于治理環境、提高工人工資、建立社會保障體制、提高資源價格。所以,無論從勞動者報酬權以及民生方面看,還是著眼于社會經濟的健康穩定,工人薪酬上漲都是一個利好消息。
但是,薪酬上漲并非勞資博弈的結果,或者說不是勞動者權益意識覺醒和主張權益的結果。當地一些招聘企業的認識是:在生活必需品價格明顯上漲的大背景下,如果繼續緊守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在招聘過程中將不再具備任何吸引力,可能連正常的生產經營都難以維系。也就是說,工人薪酬之所以上漲,是勞動力市場緊缺的力量在推動,企業迫于“用工荒”的壓力,而勞動者更像是權益無意識下的“觸底反彈”,以樸素的生活需要抵制了低工資。根本上看,這不是平衡勞資關系的最佳出路。
因為缺乏清晰的合法權益博弈和界定,薪酬上漲注定是不穩定不牢固的,甚至未來的下降也會像現在的上漲一樣完全憑借市場的力量。在此過程中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是愈來愈完善和增強,而是變得更加“風雨飄搖”和不可自控。即以此次招聘會為例,一方面工人薪酬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一些企業的做法與新勞動合同法背道而馳,試用期設置過長,不為員工參加社會保險,甚至根本就不簽訂勞動合同。從勞動者權益的角度看,薪酬上漲換來的是一系列合法權益的淪陷。
對于企業,建立在剝奪勞動者部分合法權益的基礎上提高薪酬,不免有些狡詐;對于勞動者,讓度了自己的部分合法權益來獲取較高的薪酬,更顯得無奈。這樣一種局面未免讓人有些心酸。從某種意義上說,薪酬上漲根本不是勞動者的勝利,只是一個被推到前臺的吸引眼球并最終吸引勞動力的“招牌”,表征著更深層面的勞動力市場的不規范。所以,沒有合法權益的充分保障作為支撐,薪酬上漲不過是“虛漲”。
- 上一篇:廣州招聘會企業普遍提高薪酬
- 下一篇:富士康的工人加班費該由誰來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