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制設備整體解決方案(一)
我國縫機制造行業是在承接世界產業大轉移的情況下得以迅速發展起來的,是以低廉的勞動力成本、高耗能為代價取得的,是以價格比較優勢為基本支撐的。然而,這種轉移還在進一步地向東南亞、南亞地區發展,對于國內縫制設備行業而言,以價格優勢為支撐的“黃金時期”終將過去。那么,我國縫制設備行業還能不能持續發展下去?我國縫制設備行業的第二個發展“黃金時期”能否到來?動力又是什么?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縫制企業發現,促進行業企業發展的關鍵在于為服裝企業創造價值,而為用戶創造價值的關鍵則是提供解決方案,即引導用戶如何利用設備去創造更高的商業價值,這就是基于服務創造競爭優勢,而非技術本身的發展思維。
2007年是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后的第七個年頭,在經過這七年的開放與融合之后,我國服裝制造的全球化特征也越發顯現。與此同時,在經歷了國家宏觀政策調控、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東南亞市場發展受阻、配額取消以及價格戰等事件之后,我國縫制機械產業也正在醞釀以技術變革為核心的“二次產業變革”,產品機電一體化正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如何順應服裝行業發展趨勢,無縫對接服裝產業升級,是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目前所面臨的重大課題。
整體解決方案助推行業二次變革
近幾年,我國縫制設備行業從2004的“質量促進年”、2005的“規劃發展年”、2006的“企業信息化推進年”到2007的“標準宣貫年”,可以說在產品質量與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與發展,很多國內品牌的縫制設備產品受到世界各國服裝企業的廣泛認可與好評。不僅如此,我縫制機械企業還積極與各大科研機構聯合,不斷探討、研究服裝產業發展新動向,分析新情況,設立新課題,并有針對性地設計新產品以滿足服裝生產的需求。其中包括縫制設備的人體工程學,設備儀器的精密度,設備操作的數字化、智能化和節能環保等要求。尤其在信息化水平高度發達的今天,對服裝企業來說,如能集中設計開發出一組貫穿原材料、裁剪、縫制、成衣、整燙、物流運輸等環節的數字化、智能化縫制設備,不僅能將服裝生產效率成倍的提高,還可以大大降低服裝企業的勞動、生產和運行成本,最終達到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的目的。在眼下的服裝生產工藝中,許多新材料、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對于縫制設備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有著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因此,縫制設備整體解決方案的提出將在我國服裝產業升級過程中起到革命性的作用。
整體解決方案以科技為先
現在距離2020年我國實現縫制機械強國的行業發展目標還有十三年時間,如何加快我國由縫制機械制造“大國”向“強國”發展的步伐,如何保持我國縫制機械行業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已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在中國制造與國際接軌的今天,縫制機械企業的品牌效應、技術優勢、營銷方式已經不再是促進行業企業發展的首選良方,提升產品的價值與核心競爭力才是重中之重。然而產品價值與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是需要用科技來實現的,因此,在縫制設備整體解決方案設計過程中,科技與創新成為第一要素。
上下游行業無縫對接
面對高速發展的中國服裝業,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必須認清形勢,認真思考今后能為服裝企業提供什么樣的設備,提供什么樣的技術,提供什么樣的服務,特別是在增值服務的部分。
我國縫制機械企業要深入研究服裝企業,既要了解他們對縫制設備的品種、質量、價格及售后服務等方面的各種要求,還要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和真實想法,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機遇,搶占市場。
正如常熟市仕德偉縫紉機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偉量所說:“服裝企業對縫制機械產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產品品種、質量、價格和售后服務上。縫制設備企業只有從這四方面不斷創新品種、提高質量、合理定價與做好服務,才能更有效地解決服裝企業的實際問題。事實上,服裝業對縫制機械的需求不僅僅是硬件方面的需求,更多地是軟件方面的需求,而這個重要的環節,一直以來都沒有被縫企真正做好。所以,縫制設備企業有必要去規范和引導。”
3月29日晚間,公布2020年業績,總收益為15.394億元,同比減少28.7%;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毛利減少25.8%至8.607億元,毛利率減少4....
[詳細]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