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熟企業如何走出營銷困窘
在服裝經營日益競爭激烈的今天,有很多資歷高的零售商都有感觸抱怨服裝沒有九十年代容易操作了,近幾年新加入到服裝行業的零售商都感覺沒有前幾年好做了,都說一年比一年難做了,那我們還做服裝嗎?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服裝還能做嗎?那我要反問各位經銷商為什么競爭這么激烈還在有很多人加入到這個行業當中來了,曾經聽一位資深咨詢師說過一個信息我們國家沒6分鐘誕生一個新品牌,在服裝這樣不容易操作的今天還有單店年銷售創千萬營業額的零售商、在縣城代理年銷售創千萬記錄、規模很小的服裝貿易銷售公司年銷售額勇闖億元大關,相信想這樣的事情每一位經銷商都能說出很多個,這樣的例子層出不窮又說名一個什么道理呢?
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資本越來越集中,競爭也必然越來越殘酷,尤其在國內,消費增長比投資增長慢,必然會導致生產過剩的時代提前到來,所謂的“紅海”戰略,描述的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競爭的企業戰略,其一個主要特點就是“血腥”。資本集中導致產品技術競爭的差異化程度越來越小,營銷思路的轉變就成了許多企業的救命稻草。過去的幾年,可以說是國內企業營銷創新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渠道創新、概念營銷等等,都讓人耳目一新,但這些凝聚了許多營銷人心血的創新,好象流行音樂一樣,來得快,去得也迅速。比如憑借著渠道營銷創新一夜走紅的三株,也就風光了幾年,最終倒在自己的營銷思維上,還有風光一時的秦池、愛多等等,這種現象讓營銷界陷入了一種迷幻之中:究竟是什么造成營銷創新的短命?
其實,如果我們深層理解營銷創新,把營銷創新當成一種戰略,而不是戰術或者救市稻草,我們就會發現:營銷創新其實是可以如經典歌曲一樣,長盛不衰。
1、永遠不要拋棄創新的根本:產品。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思維好象非常超前,一說起營銷,必然滔滔不絕的一大堆聽起來非常前衛的理論,讓人云里霧里,肅然起敬,更有人出賣所謂的“點子”成了大營銷家,但一旦實踐起來,這些理論和“點子”就如被包裝好的流行歌曲,即使成名,又能維持多久?我不否認,前衛理論和“點子”的作用,關鍵是我們的營銷人應該在這些讓人暈旋的五彩面前始終要保持一種清醒的意識:有哪個百年企業是依靠一時的前衛理論和“點子”一直發展的?LV、Armani等跨國企業的長盛不衰的一個秘訣就是始終把產品是否能夠符合消費者的要求作為營銷至高無上的法寶,當別的企業在炒作概念的時候,這些優秀的企業始終堅持把優秀的產品才是最好的營銷當作自己的理念,只有在產品的基礎上創新的營銷,才是永遠能夠保持活力的營銷,才能不斷創新。
2、渠道。無論是眼下流行的終端制勝論還是大批發萎縮論,企業的營銷是絕對不能沒有渠道的。渠道是企業營銷創新的取之不竭的源泉。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企業通過渠道變革來達到營銷創新的目的,并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比如,國內有幾家很著名的服裝企業,在90年代,當其他企業忙著收獲因為賣方市場帶來的好處時,就把渠道變革當成營銷創新的基礎去開展工作了,當90年代中期,國內服裝行業走向買方市場,供大于求的時候,這幾個個廠家的營銷創新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該企業通過其完整的渠道提前得到市場消息,迅速研發,并通過渠道迅速將該產品在市場銷售,該企業賺的眉開眼笑的時候,別的企業才慌忙跟進。
3、不要把營銷當作企業度過難關的戰術使用,一定要把營銷創新提升到戰略的高度。為什么很多外國專家都評價說中國的民族企業最終不能擔當大任?除了企業整體戰略,就是營銷創新戰略的缺失。內行看行情,外行看熱鬧。別看國內許多企業在營銷上搞的有形有色,但細看了,卻基本上沒有幾個能夠把自己的營銷創新堅持下來,并發揚廣大。一旦營銷掌門人換掉,企業的營銷創新又換了一種思路,最終受損失的是企業。如果我們的企業能夠把企業營銷創新當作一種戰略,這種尷尬的局面就不會出現,企業也就不會因為換人也換思路了。
4、服務是別人永遠無法復制的制勝法寶。服裝市場大多還處于“各領風騷三五年,你方唱罷我登臺”。市場經濟下產品反反復復經典產品已經不負存在了惟有服務是別人永遠無法復制的制勝法寶,要培養加盟商診斷店鋪的能力,這樣才能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使店鋪持續營業穩定終端,在產品優良的前提下這樣的服務才是硬道理。
我相信成功是有方法的,失敗是有原因的,希望所有的服裝企業和加盟商找到適合自己企業自身發展的方法打造百年品牌。
- 上一篇:好龍葉公侃管理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