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部正研究轉移問題 異地參保有望回家領養老金
2007-07-18 14:52:20 來源:廣州日報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困擾1.2億農民工的參保問題,有望在今年取得關鍵性突破。在日前舉行的泛珠三角區域勞務合作聯席會議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透露,關于農民工養老保險轉移接續辦法已經研究擬定,有望年內出臺。記者在日前調查中發現,廣大農民工甚少知曉這一大好消息,仍然處在一換工作就退保的老狀態中。為此,四川省人民政府駐廣州辦事處有關人員疾呼,農民工要守住自己的養老保險,千萬別退保!辦事處就盼望這個政策的出臺,為農民工的參保接續服務。
現狀:農民工退保成風
昨天上午10時,四川駐廣州辦事處的辦證大廳內,記者隨機調查的20名老鄉中,只有7名參加過社會養老保險。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參保的比率雖小,退保的比例卻不少,7名參保人只有一名沒有退過保。大部分外來工只要一換工作,就把養老保險給退了。“大家都退了,我也就跟著退吧。誰知道今后自己去哪里啊。”在廣州做保安的張海波已經繳了兩年的養老保險, “等回家了,就把錢給取出來,現在就當作存銀行吧。”
原因:繳了費卻難受惠
對于目前農民工的養老保險的參保狀態,四川省人民政府駐廣州辦事處副主任劉福和總結為:只參保,不受惠。因為按照現行的養老保險政策,參保人需要累計繳費15年以上才能享受退休待遇。然而,由于農民工就業流動性大、崗位變化頻繁、階段性務工突出,大多數人不可能固定在某一個地方某一個用人單位務工15年。而且由于歷史原因,養老保險至今沒有全國統籌,大多數地區實行的是“市縣級統籌+省級調劑金”的養老保險模式。養老保險關系在不同統籌地區轉移的時候,只轉移養老保險關系及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企業所繳納的統籌基金并不隨同轉移。
出路:養老金要全國轉移
根據四川省的資料,2006年在粵民工留在工作地養老保險統籌基金為27.36億元。也就是說,在相對富裕的民工流入地,農民工為當地留下了一筆不菲的養老金;而個人卻享受不到養老金的待遇。
在日前的泛珠三角區域勞務合作聯席會議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透露,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已經研究擬定農民工養老保險辦法,將進一步修改完善后報國務院審批。屆時,包括養老保險接續轉移在內的一系列困擾農民工參保的問題將得到解決。比如,在廣東參保繳費了,回到家鄉可以接續轉移,在老家就可領取養老金。
對于養老保險轉移過程中核心的統籌基金的去留問題,中山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表示,“統籌基金”應全部隨同轉移。養老保險本來就是農民工應享受的權利,統籌基金“不是地方的,也不是企業的”,有關部門只是基金的“托管者”,而不是“所有者”。(蔣悅飛、駱建基)
現狀:農民工退保成風
昨天上午10時,四川駐廣州辦事處的辦證大廳內,記者隨機調查的20名老鄉中,只有7名參加過社會養老保險。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參保的比率雖小,退保的比例卻不少,7名參保人只有一名沒有退過保。大部分外來工只要一換工作,就把養老保險給退了。“大家都退了,我也就跟著退吧。誰知道今后自己去哪里啊。”在廣州做保安的張海波已經繳了兩年的養老保險, “等回家了,就把錢給取出來,現在就當作存銀行吧。”
原因:繳了費卻難受惠
對于目前農民工的養老保險的參保狀態,四川省人民政府駐廣州辦事處副主任劉福和總結為:只參保,不受惠。因為按照現行的養老保險政策,參保人需要累計繳費15年以上才能享受退休待遇。然而,由于農民工就業流動性大、崗位變化頻繁、階段性務工突出,大多數人不可能固定在某一個地方某一個用人單位務工15年。而且由于歷史原因,養老保險至今沒有全國統籌,大多數地區實行的是“市縣級統籌+省級調劑金”的養老保險模式。養老保險關系在不同統籌地區轉移的時候,只轉移養老保險關系及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企業所繳納的統籌基金并不隨同轉移。
出路:養老金要全國轉移
根據四川省的資料,2006年在粵民工留在工作地養老保險統籌基金為27.36億元。也就是說,在相對富裕的民工流入地,農民工為當地留下了一筆不菲的養老金;而個人卻享受不到養老金的待遇。
在日前的泛珠三角區域勞務合作聯席會議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透露,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已經研究擬定農民工養老保險辦法,將進一步修改完善后報國務院審批。屆時,包括養老保險接續轉移在內的一系列困擾農民工參保的問題將得到解決。比如,在廣東參保繳費了,回到家鄉可以接續轉移,在老家就可領取養老金。
對于養老保險轉移過程中核心的統籌基金的去留問題,中山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表示,“統籌基金”應全部隨同轉移。養老保險本來就是農民工應享受的權利,統籌基金“不是地方的,也不是企業的”,有關部門只是基金的“托管者”,而不是“所有者”。(蔣悅飛、駱建基)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寶雞市四大舉措打造高技能人才
- 下一篇: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新人公開招聘薪酬兼顧公平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