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市券業收入調查:經紀人獲百萬傭金
面對記者直白的提問,李先生(化名)顯得很是坦然,“因為2006年業績非常好,公司大幅度提高了員工工資和獎金,很多一線員工的收入與前兩年相比提高了7-8倍。”
有10年從業經驗的李先生現是一家創新類券商的核心管理人員。他告訴記者,公司一線的普通員工去年年終獎能有20萬元,中層管理者能拿到50萬元甚至百萬元,從業10年來,公司從來沒有發過這么多的獎金。
李先生和他的同事的境遇與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軌跡圖高度一致。
過去10年里,中國股市從上一輪牛市的最高點2245.44點下跌到2005年6月6日的998.23點,經歷了一個完整的牛熊轉換周期。長期低迷的股市在股權分置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峰回路轉,長期積聚的做多動能似乎一夜間火山爆發。證券市場的量價齊升直接成就了李先生及其同事的財富夢想。
李先生坦承,即使是大多數創新類券商,也難改靠天吃飯的命運,“這樣的行情都不發獎金,那么,到了市場低迷的時候怎樣面對辛苦工作一年的員工呢?”
券業人士普遍認為,2006年底以后大幅提高薪酬待遇是對若干年間券業人士薪酬過低的補償,而這種補償對于證券公司來說,也顯得那么的迫不及待。
因為,在外資券商向中國市場不斷滲透的今天,人才的爭奪戰已經打響,國內券商想要留住人才,“薪酬是很重要的因素”。
十年等一回
說起在公司10年的從業經歷,李先生唏噓不已,“例如,招收大學畢業的新人,最早的工資只有700元,后來逐步加到1300、2000、4000元”。
李先生承認,工資在證券公司薪酬體系中只是最基本的一塊,“但我只趕上了牛市的尾巴,后來的證券市場又是江河日下,這樣一來,獎金拿得非常少”。
據其介紹,在證券公司業務最蕭條的2005年,很多公司員工的收入都是打折發放,“受影響最大的是經紀、自營等業務部門,打折比例從1折到9折不等”。
也就是在這一時期,證券公司經歷了較為嚴重的人才流失,不少券商核心的研究、投資人才轉投基金公司,以期獲得更加穩定合理的個人回報。
經歷痛苦和彷徨之后,李先生和他所在的證券公司以及浴火重生的證券行業度過了充滿喜悅的2006豐收之年。
根據公開材料,銀行間市場公布年報的券商在2006年全部盈利,大部分的券商凈利潤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同時,手續費收入、投行收入、自營投資收益增幅都在200%左右。
同時,券商年報還顯示出,2006年券商年終獎同比大幅上升,平均漲幅接近200%,最大漲幅超過700%。
證券公司財務報表中的應付工資一欄,主要是該年年度獎金的預提部分。
2006年年報顯示,中信證券( 54.20,1.22,2.30%)(600030。SH)應付工資6億元,而2005年應付工資僅為9669萬元,2006年上漲幅度534%。根據中信證券披露的員工數量1150人,再考慮到中信證券實施的大規模股權激勵計劃,可以得出去年底中信證券員工人均年終獎金加股權激勵接近50萬元。
宏源證券( 32.26,0.58,1.83%)(000562。SZ)2006年應付工資8988萬元,相比2005年增長88.7%。而截至去年底,宏源證券員工總人數為1129人,據此計算,該公司年終獎平均水平為8萬元。
“我公司主要業務部門人員的年終獎上升幅度也很大,有的高達7-8倍。”李先生說,公司采取的是密薪制,其他員工的收入不太清楚,不過,大體年終獎都應在20萬元以上,核心管理人員的收入可達百萬元以上。
“這么大筆的年終獎是我這10年來從沒有遇到過的,”李先生坦言。
經紀人獲百萬傭金
顯而易見的是,雖然證券市場行情火爆,但在券商全行業中,業務骨干及高層管理人員的工資收入大大超出一般人員收入。
宏源證券2006年年報顯示,該公司董事長年度報酬總額為113.32萬元,總經理為100萬元,副總經理大約在80萬元,職工監事年度報酬大約20萬元。
而根據長江證券2006年年報,長江證券在2006年度支付給關鍵管理人員的報酬(包括采用貨幣、實物形式和其他形式的工資、福利、獎金、特殊待遇及有價證券等)總額為363.69萬元,比上年度增長124%,而2005年度該公司支付給關鍵管理人員的報酬總額為162.62萬元。
也有收入差距較小的公司,海通證券人士透露,公司普通員工去年收入為10萬-20萬元,中層領導30萬元以上,公司的盈利不少都轉變為各式各樣的職工福利發放了下去,“薪酬差距比業內很多公司要小很多。”
不過,這樣的薪酬模式似乎并不被業內人士所看重,出色的業績和高額的獎金仍被他們所津津樂道。
李先生介紹,公司的薪酬分為固定工資和績效工資兩部分,業務人員的績效工資比較高,在行情好的時候整體收入自然就高,而非核心業務部門,收入彈性則比較小,在熊市里也相對穩定一點。
證券營業部及其經紀人應是券商收入增長最快的部門。特別是經紀人,主要靠客戶的成交量返還傭金,在2006、2007年成交量大幅攀升的情況下,不少業績突出的經紀人可獲得上百萬元的交易傭金。
自營部門也是券商利潤的重要來源。據業內人士介紹,一些體制靈活的券商,甚至對自營人員采取盈利提成的薪酬辦法,“最多的可提成3%”。
券商研究所雖然不是直接創造財富的部門,但不少券商處于品牌建設以及基金分倉的考慮,旗下的研究員也就成了資本市場青睞的對象。
據多家創新類券商反映,普通研究員每月的基本待遇為1萬元以上,資深研究員則在2萬元以上,而那些行業內有名氣有經驗的上過新財富排行榜的研究員則身價更高。
不過,總體算下來,證券公司收入平均值最高的還數保薦人。
在保薦人仍屬市場稀缺資源的情況下,為打造公司在投行業務中的形象,很多公司采取向投行業務傾斜的政策,保薦人的收入穩中有升。
聯合證券一位資深投行人士告訴記者,在該公司注冊或轉入的保薦人首先可以拿到一次性特別獎勵30萬元,除每月工資和福利外,還可以拿到每月3.5萬元的保薦補貼,如果保薦人簽署了項目,將獲得30萬-35萬元的項目簽字費,這樣,保薦人一年的保守收入將超過50萬元。
“這個數字在整個業內也只能算得上中等偏上,與中信、國信等大券商沒得比。”上述人士這樣評價公司的待遇。(劉詩穎)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上一篇:江西將縮小地區間公務員收入差距
- 下一篇:富士康的工人加班費該由誰來支付?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