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是用買的感覺去賣
營銷首先是換位思考,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對商品、服務、整個銷售流程等進行審核。這種說法在很多書里都能見到,也經常可以聽到許多企業主這樣說,但真正做到卻不容易了。
不再研究如何賣,而是研究如何買
傳統上的營銷行為通通是在研究賣,從新商品開發的過程就可以看出來了――原材料優勢、企業主觀概念上的新商品、傳統技術的更新、成本控制等等,總之一句話,在商品開發環節,考慮最多的往往是“我能生產什么”,而不是“消費者想買什么”。
在培訓銷售人員的過程中,往往非常強調對商品知識的掌握,如何識別潛在顧客,介紹商品的技巧等,其實了解消費者心理以及說服消費者并不難――有多少企業教給自己的銷售人員怎樣問正確的問題?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考慮一下,如果80%的時間是銷售人員在說,我們會不會厭煩呢,如果反過來,80%的時間是在聽呢?不錯,當今的市場競爭確實激烈,所以要把握住每一次銷售機會,但今天的消費者早已見多了花招百出的銷售手段、銷售說辭,你越說好,他越是不信,你認為呢?
許多商品廣告更是如此,都是站在企業主觀的角度來訴求,并沒考慮到消費者想聽到的、看到的是什么,究竟他們看到了什么才會付錢?是一篇長長的文案嗎,他們會有耐心看下去嗎?我們要知道,往往廣告中真正打動消費者的地方只是那短短的只言片語!不要再研究廣告中如何將商品表現的“更全面”了,而是研究如何幫助消費者提高接收效率,從而提高記憶率,促進銷售。
如果你曾經注意過的話,就會發現左右有許多廣告都是這樣做的,例如為中國聯通租機業務做的“銀行找我借錢,還要送我手機”;為聯通客服俱樂部做的“心到,體貼自然周到”;為耘豐農資(化肥)做的“給果樹喂牛奶”等等,皆是從消費者接受的角度出發,效果也非常明顯。
你所關心的,不一定是消費者關心的
這一點非常重要!消費者是不會相信事實的,因為在繁多的訊息面前,他們早已失去了辨別能力,反過來講,如果他們要認真的調查每一條訊息的真實可靠性,那也是不實際的。以往的經驗(親身經驗、親朋口傳、社會輿論、廣告宣傳等)從而就成為他們辨別、接收訊息的主要依據。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再沉溺于自己商品特點的研究,去研究消費者的行為吧,看看哪一點才是他們真正關心的。
尤其是新商品上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競爭對手已經獲得消費者認可,擁有較大市場份額,銷量穩定;而新品雖有優于競品的優勢,但卻一直未獲得很好的銷量,支付著比競爭對手高得多的成本(人員、宣傳、渠道等),苦苦支撐……我們來問一個問題:這個優勢是誰定義的?是企業、專家、競爭對手、咨詢公司,還是消費者?如果消費者不認為這是優勢那就一定不是,因為這不是他們關心的。
企業往往會注意到商品在價格、體積、重量、功能、使用壽命、使用效果等方面較競爭對手的優勢,但卻忽視了感情因素――消費者對他們長期使用的商品的感情,這就是品牌(商品與消費者的關系)。當然不是說凡新商品機會都很小,這樣講就錯了,但凡是成功的新商品一定注意到了一點:消費者使用競品的遺憾。
沒有完美的商品,消費者使用一件商品的時間越長,遺憾也會越深刻,之所以沒有轉換是因為購買風險以及長期以來形成的習慣。所以,當我們面臨強大的競爭對手時,應更多的考慮以補缺者的定位進入――彌補遺憾,只要消費者接受,商品就有了市場根基,也就有條件在時機成熟時與競品一較高下(從目前西北市場實際情況來看,這個時間一般不會很長)。
把商品陳列到消費者心里
對于終端左右是這樣認為的:物理終端和心理終端。
只要消費者出現的地方就是終端――物理終端。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眾多企業都在探尋與消費者更直接、更方便,同時也相對獨家的向消費者銷售的渠道,而就在此時,左右提出了深入研究消費者與商品的接觸點,向傳統終端及宣傳策略挑戰!在與某果汁飲料廠家的合作中,就充分利用了網吧,效果非常顯著。
果汁飲料主要針對人群就是年輕人,現在上網在年輕人中早已非常普及,而家庭電腦的擁有量雖已達到一定規模,卻因為父母管制、氣氛不熱烈、朋友們不方便一起玩等因素影響,還是有許多人在網吧上網;同時,針對網吧的操作事實上早有企業涉足,但在系統性、持續性上都顯得不足,網吧是個很值得深入開發的場所。
許多企業都會強調終端的陳列位置、面積等,這當然是正確的,但同時,也必須考慮到商品在消費者心中的陳列位置、面積。
無論是商品質量、功能、價格,還是廣告宣傳、終端生動化等等措施,其實都是為了把商品“陳列”到消費者心里――在消費者心智中占有穩定的位置,這是商品長久立于市場,企業成為百年企業的根本途徑。這就是心理終端。
首先,突破傳統宣傳策略。商品宣傳靠廣告,這在今天已經不夠用了,因為競爭太激烈,各種廣告手段層出不窮,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廣告可以“長期有效”,怎么辦?有這樣一句話:廣告是商品的一部分;那么商品呢,沒錯,也是廣告的一部分!在研發設計之初,不僅考慮到商品相對消費者的適用性,更要讓它自己能“說話”,質量、獨特的使用方式、新穎的贈品、吸引人注意力的外包裝,甚至細到觸感、溫度、體積、形狀、打開方式等等,都要讓消費者有“新”、“有趣”的感覺,這樣商品就能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把商品陳列進了消費者心中。
營銷是用買的感覺去賣,作為企業主一定要真正做到換位思考,如果因為自身條件限制不能達到預期要求的,就要特別當心了,這很可能就是競爭對手超越自己的點。
- 上一篇:決不可忽略的營銷關鍵點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