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天內轟炸式營銷
魯大衛是可口可樂北京奧運贊助計劃的負責人,他是個中國通,中文好得一塌糊涂。這個在中美還未建交的“文革”時期就在北京上初中的美國人,就像奧運與可口可樂一樣,充滿了傳奇色彩,他與奧運會、與可口可樂、與中國似乎注定緊緊聯系在了一起。
2008年,正好是可口可樂贊助奧運的第80個年頭。而今年,又正是可口可樂品牌進入中國的第80年。魯大衛說,對于可口可樂而言,北京奧運會將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是一次徹底融入中國文化的機會,這將關系到可口可樂在中國未來5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發展。
北京奧運擁有特殊價值
在魯大衛眼里,北京奧運會是與眾不同的,它擁有特殊的價值。因為,它雖然在只占一個國家1%人口的城市舉行,卻是一屆幾乎全國100%的人民所關心的奧運會。
親歷過許多屆奧運會的魯大衛感嘆道:以往的奧運會都是以主辦城市為主,城外參與度相對而言比較少,但2008年奧運會不僅是北京,還包含著中國各地人民的期待,人人都期待參與奧運。
這種濃郁的奧運氛圍讓魯大衛在心里盤算出與眾不同的營銷計劃,“中國99%的人口都在北京之外,可口可樂的奧運營銷就是要在全國范圍內讓中國人都能感受到奧運。”對此,他頗感興奮,“從現在到奧運會閉幕,會產生一些很多中國人終生難忘的時刻,我們將把這些片斷匯總起來組成七個精彩時刻。”
“七個精彩時刻”的具體主線,魯大衛表示暫時不便透露。他心里正盤算著:人們將在永遠記住那些精彩時刻的同時,也將終生難忘可口可樂。
向世界展示中國
“中國這20多年的發展使它在世界舞臺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它的經濟發展也帶動了文化的影響力。”魯大衛說,“2008年奧運會是在一個特殊的歷史時刻產生的,中國在崛起,它在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文化。2008年,在全世界的很多人眼里,是個更好地理解中國、進入中國的途徑。”
魯大衛對北京將迎來全世界各地的游客,以及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興趣程度有十足的把握,他已經把傳播中國文化作為可口可樂奧運營銷創新突破的捷徑。
“北京有幾千年積淀下來的古老歷史以及遺留下來的名勝古跡和文物。也有許多海外不太了解的新潮流文化,北京既古老又年輕,既莊重又時髦,這些都需要世界來了解。”
對于北京奧運會,可口可樂的營銷重點將在于怎樣把北京奧運會的特點展示出來。魯大衛介紹說,可口可樂為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營銷設計的組合標志,便融入了風箏、祥云等獨特濃郁的中國元素。魯大衛說,“這個標志以后還將在海外大量推廣,讓更多人認識中國的特色,這也映襯了可口可樂的營銷理念――向世界展示中國。”
掀起轟炸式營銷狂潮
“北京奧運會倒計時500天后,我們的奧運營銷計劃到了一個新的起點。”魯大衛說,“作為一個參與過多屆奧運會的公司,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倒計時500天以后,老百姓都會有期待參與奧運的愿望,開始考慮票價等相關信息以及以什么樣的方式參與奧運等。可口可樂也將從現在起不斷推出大型營銷活動,包括火炬傳遞計劃、奧運紀念章交換活動、全面演練奧運測試賽等,可以說是轟炸式的。”
魯大衛透露,可口可樂目前正在和北京奧組委密切討論,如何辦好奧運會圣火傳遞的項目。他說:“圣火傳遞給了更多人參與奧運的機會,將讓北京奧運會走出北京。我相信,奧運圣火將把奧運精神和特殊感受帶給每一個人。”
此外,魯大衛透露,可口可樂“押寶”北京奧運會的新一屆體育形象代言人也將在今年6月浮出水面。當年可口可樂在雅典奧運會前以很低的價格起用新星劉翔、滕海濱、馬琳3人作為形象代言人,取得巨大成功,而這次又會如何呢?
奧運會與可口可樂的故事已經講了很多年,今天,他們仍一同處在現實和歷史中,面對具有特殊意義的北京奧運會,可口可樂又將演繹怎樣的故事?魯大衛的理想如何實現?謎底讓我們等待時間來揭開。
- 上一篇:從路燈經營看電網企業市場營銷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