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企業制度的二元性
企業的競爭推動了社會的發展,社會的發展又為企業的競爭創造了條件,與此同時,工業社會激烈的市場競爭,迫使企業為適應社會環境而改革,為生存和發展而改制、重組。企業的組織形態紛呈異彩,集團企業、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合作企業、有限公司、無限公司、股份公司……,規模大小不一,形式多種多樣。在這種外在形式的復雜多樣,甚至在企業內部各種制式也有互存的組織形態中,無論客觀形式是否異同,生產規模大小不一,產品競爭優劣,以制度管理企業是各種形式企業的共同點。制度管理人力,制度管理經營,制度管理設備……,可言之,企業雖有制度嚴格與否,覆蓋面寬窄之別,但是,絕不存在無制度管理的企業。企業時時刻刻都是在制度的約束下運作,制度是企業管理的根基和靈魂,離開制度,企業管理寸步難行,一盤散沙。
制度是以文字、圖形、符號或聲音發布的視、聽信息,是企業內部強行執行的標準。制度的內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功能繁簡不一,如企業用工、定崗定薪、生產工藝、質量標準、設備檢修、原料采購、庫存、產品銷售等等,但是,所有企業制度的效能可以簡化分為二類:一是人文管理效能,二是資源管理的效能。
人文管理效能的制度,諸如人事用工、崗薪分配、安全保衛、勞動紀律等制度,這些制度的效能在于規范企業內部員工的行為,是直接對內部員工行為規范的管理。
資源管理效能的制度,諸如原料采購、產品銷售、生產工藝、質量控制、設備檢修等制度,這些制度的效能在于管理企業內部的財物資源,是對財物資源配置的管理。
制度的目的不同,效能明顯有別,企業員工對制度的二類效能作用反應也不一,員工對人文管理制度的細微變化的敏感性遠大于資源管理制度的變化,因為人文管理制度直接規范企業員工的意識和行為。企業行為學派也認為,在企業的構成要素中(技術、經濟、管理、領導人事、物資財務、成本等等),最重要的變數是個人或群體的行為,并由此導致企業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的高低。因此,人文管理制度在企業制度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而資源管理制度重在財物資源的配置管理,是對物不對人的制度管理,對企業內部員工的行為影響往往是間接的和被動的。如生產工藝的調整對員工的作用是行為上的調整和規范,但對員工的思想不一定產生很大的觸動,而考核制度的細微調整對員工思維的觸動和行為的規范作用則大得多。
企業管理的效能最終通過制度的二元性綜合表現出來,企業的管理制度效率高,等效著制度的人文管理效能和資源管理效能高,反之,人文管理效能和資源管理效能也必然反映企業管理的水平,并且,最終通過企業的經濟效益量化表達,用數學邏輯歸納,企業管理的效率是人文管理效能和資源管理效能的綜合函數,可用三維座標表示為:
F效率=f(人文管理制度效能,資源管理制度效能,k)。
F效率——企業管理的綜合效率
企業管理綜合效率具有以下性質:
1、企業管理綜合效率是人文管理制度效能和資源管理制度效能的非線性相關函數。
2、人文管理制度效能和資源管理制度效能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互相關聯。
3、企業管理綜合效率低劣值為一變數K。
制度二元性的效能折射出企業管理的現狀和管理者的能力,因為制度是管理者思想的結晶。而國家、地方及行業政策、社會價值取向,生產經營環境的不斷變化又總是使現有的管理制度滯后于客觀現狀,因此,審時度勢,根據客觀環境的變化經常修訂、完善或創新管理制度是企業管理者永無休止的任務。但是,也要看到,在客觀上,制度的修訂、完善、創新中總是存在制度的寬嚴和人情倫理方面的二難性,一方面,企業追求效益最大化,管理者苛求制度面廣,度深。另一方面,超過一定度的管理制度,執行時將或多或少傷害到部份員工的經濟利益和人身權益,甚至與社會的價值取向產生抵突矛盾,如何在制度制訂過程中平衡企業的效率和員工的利益,與社會價值取向有機統一,是企業管理者需要不斷探索的課題。
當然,制度的效能不是萬能的,有完善的制度不一定產生高效的管理,制度的功能在于規范員工的群體行為,有效地進行資源配置,其作用比如一塊導磁體,體內雜亂無序的磁疇只有在外力的磁場作用下,才會排列整齊,顯示出磁性,而企業也只有在制度的約束之下,通過規范內部員工的行為,科學地配置資源,才能形成一股內力,在市場競爭的大潮中生存和發展。(肖運勇)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上一篇:從“蜀中無大將”想到的
- 下一篇:在招聘中如何真正做到“匹配”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