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自己當兼職導游--記部分大學生的特殊長假
“十一”長假,申城游客如織,大學生們趁著空閑當起兼職導游。幾天下來,這群業余導游發現:這份工作并不如想象的那么輕松。
惡補民俗知識
“喝桂花酒是中國中秋節的傳統。”曉敏邊用英文解說邊揭開酒壇,酒的醇香立即引得一群外國游客爭相品嘗。曉敏是上海外國語大學二年級學生,今天已是她長假里第三次帶老外團。
雖然曉敏學的是英語,可當導游對她還是不小的挑戰。面對各種關于中國傳統的問題,她要一一解釋,光是各種月餅餡的英文名就讓她頭大。“幸虧我事先突擊記憶了很多民俗知識的英文翻譯,現在基本上還能應付。”曉敏告訴記者,在校園里一直以為自己滿腹經綸,走出來才發現根本不夠用,“做一次兼職導游比考高級口譯學到的東西多多了。”
“孩子王”不好當
上海師大的小陸當起了學生旅游團的兼職導游。一手拼命揮動導游旗招呼小游客們,一手端起喇叭大聲喊,半天下來,小陸嗓子也啞了:“既要穩住已集合的,又要眼明手快逮住亂跑的,這還真是份體力活。”
小陸第一項任務是帶一個小學四年級的班參觀東方明珠電視塔。出發前,班里的女生就偷偷告訴她,這是全校有名的“搗蛋班”,沒有一個老師沒被男生們弄哭過。果然,大家一路上打來鬧去沒個消停。在主觀光球體,她一遍遍繞著球體跑,足足花了15分鐘才把36名學生找齊,累得小陸都快趴下了。但分別時,原本調皮的孩子都安靜下來,拉著她不讓她走。小陸的理想是當教師,她說,這次經驗對她將來會有很大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