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兵少將高管薪酬飆升 07保險業面臨清查風暴
保險公司高管薪酬大幅攀升的真正原因是保險業高級管理人才的稀缺,目前國內保險業專業性人才供需僅有1:6的水平
就在1月22日結束的2007年度全國保險工作會議上,保監會主席吳定富怒斥保險公司高管薪酬過高的畸形現象,并透露保監會將會同人事部,對國有保險公司高管薪酬進行清查。
可以預見,2007年保險業將面臨一場高薪清查風暴。
《財經時報》了解到,近年來保險公司高管薪酬大幅攀升與外資保險公司涌入中國保險市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由于保險專業性的人才,很難在短期內培訓出來,所以新興的保險公司往往只能通過高薪高職的方式籠絡高層管理人員,致使保險公司間的“挖腳”戰愈演愈烈。
而實際上,造成這一現象最根本的原因,是保險業迅速發展與專業性管理人才失衡。中外資保險公司均普遍面臨“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問題,專業性人才供需僅有1:6的水平。
薪酬設計
經過多方采訪,一位資深的業內人士終于向記者透露了保險公司高管薪酬的大體設計方案。
目前保險公司通用的薪酬設計,是根據不同層級、不同職系,采用五等級的薪酬結構。保險公司“一把手”的年薪從100萬到500萬元不等,即使是部門經理,年薪也在70萬元左右。
“對高層管理人員的薪酬方案突出強調‘事業心’,作為公司的特殊人群,高管人員對公司的經營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币患彝赓Y保險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透露,“高管高薪是一種長效激勵機制,能有效地把個人利益與公司利益捆綁為一體。”
通常情況下,保險公司高管的薪酬由固定收入(年薪制)、浮動收入(激勵基金延期支付+期權)及自助式福利包三種激勵因素組成。
《財經時報》進一步采訪發現,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在保險公司,高管的薪酬隨著業績的起伏變化波幅較大。固定收入僅占全年總收入的比例的40%,而浮動收入、福利和補貼則占60%以上,倒掛情況相當突出。
挖腳惡果
《財經時報》了解到,保險公司高管的薪酬大幅攀升,與外資保險公司涌入中國保險市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只要在互聯網上檢索,就會找到大量外資保險公司的招聘信息,主要是針對基金經理、精算師、核保理賠等業務骨干和區域分支機構高級管理人員的需求。
業內人士透露,創立一家新的保險公司總部或分支機構,高管人員至少需要15人,而這些人才培養的周期平均在10年以上。
“保險專業性的人才,很難在短期內培訓出來,往往只能通過‘挖墻腳’的方式獲得。”平安保險公司新聞發言人盛瑞聲直言,“素有中國保險業‘黃埔軍!Q的平安,就引來眾多保險公司爭奪其人才!
例如,成立至今不過2年多時間的合眾人壽,就曾一次性從平安保險挖走核心管理層的四員大將,引起業內震動。
由此可見,保險公司間的“挖墻腳”戰愈演愈烈。新興保險公司為吸引人才,不僅薪資回報豐厚,提升職位,且通常附有期權等激勵手段;而為了“護腳”,一些大型保險公司也不得不跟著提高薪酬,挽留人才。
人才稀缺
實際上,造成保險業高管高薪現象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近年來中國保險業的規模迅速擴大,導致業內高級管理人員稀缺。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中國總計有150萬左右的保險從業人員,人才的結構性矛盾非常明顯,高級經營管理人員和精算管理人員非常缺乏,專業性人才供需僅有1:6的水平。
就在中華英才網最近發布的 “十大職場人氣排行榜”中,保險行業高級管理人才位列亞軍。
人才的結構性矛盾與整個行業的高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與其他行業相比,保險業未來的發展空間著實誘人。
曾有專家在2006年對中國保險業進行前瞻性的預測,專家樂觀地表示,中國保險市場未來每年的增長速度可以達到20%-30%,這一趨勢將延續15年。
“行業的高速發展造成崗位的市場稀缺度,而市場稀缺度直接決定崗位的市場價值,這是市場規律的作用!北本┩馄筇推髽I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高級顧問賈怡亦認為。
“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在2006年,保險公司董事級別的高管年度現金收入和年度總薪酬收入比行業整體水平高50%以上;總經理崗位位列其后,其薪酬比市場整體水平高40%。如果沒有相關措施的控制,增長的勢頭還將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