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大連全面落實新一輪就業優惠政策
今年以來,大連市全力抓好國務院及省政府關于就業工作重大決策的組織實施,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促進就業再就業,實現了“四個轉變”。今年1-10月份,全市實現城鎮就業15.01萬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就業10.84萬人;困難群體及大齡失業人員再就業2.4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89%。目前,以素質就業、創業就業為途徑,以提升職業素質、創新就業觀念、落實再就業扶持政策為手段,城鄉一體、模式多樣、調控有力的新型就業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一、完善就業政策促進落實,實現了從應急性消化解決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問題向建立促進就業工作長效機制的轉變
作為國企較為集中的老工業基地,通過促進就業再就業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大連市較好地解決了30多萬名下崗失業人員的生活保障問題,就業工作已走過了最困難的時期,步入了一個新的工作階段,目前僅有2000余人有就業愿望而沒有就業。今年大連市進一步完善就業扶持政策體系建設,以落實政策為主線,促進就業和再就業,推動和諧社會建設。根據國發36號文件精神和《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精神,組織制定出臺了包括創業就業、小額貸款、稅費減免等10個配套文件,對原有政策進行了延續、擴展、調整和充實。同時,在全市廣泛開展了再就業政策宣傳日和以“勞動保障伴你行”為主題的政策咨詢周活動,600多名勞動保障系統工作人員在全市98個宣傳點,發放政策宣傳材料近10萬冊,面對面地為8萬人次提供了咨詢服務,營造了良好地促進就業的社會氛圍。組織開展了全市就業工作和就業政策落實情況督查,進一步推動了就業政策地有效落實。
今年1-10月份,全市籌集再就業資金20332萬元,使用再就業資金21522萬元。有12226名再就業人員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減免稅4599萬元;有800戶商貿服務型企業吸納3130名下崗失業人員就業,享受減免稅政策,減免稅6156萬元;有33.8萬人次享受減免費優惠政策,減免費4226萬元。4050人員社保補貼資金發放工作已全面啟動,年底前全市將有7.7萬名4050人員享受社保補貼待遇2億元,使大連市廣大群眾從新一輪就業再就業政策中受益。
二、構建職業素質提升工程工作體系,全面推進普惠制培訓,大力推動數量就業向素質就業轉變
國企三年改革脫困期間,大連市國企職工下崗分流較為集中。這部分職工大都年齡較大,且職業技能單一,難以走上新的崗位。為妥善解決這部分群體的就業問題,大連市提出“不挑不揀48小時就業”。近年來這一狀況雖然有所好轉,但結構性矛盾仍很突出。為此,大連市提出以提高勞動者素質技能作為推動就業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著力推動素質就業,進一步加快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步伐,全面改善勞動力素質結構。出臺了《關于大力實施職業素質提升工程的意見》,在構建工作體系、完善投入機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下發了《關于開展2006年大連市有杰出貢獻高技能人才和技術狀元評選表彰活動的通知》,開展了年度50名有杰出貢獻高技能人才和技術狀元評選表彰活動,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評價工作,放寬高技能人才申報的條件,采取預備技師考評、社會化考評、企業現場考評、破格認定和轉系列認定等多種評價方式,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成功舉辦“重工?起重杯”職業技能大賽,推動全市7個區市開展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職業技能競賽,指導大顯企業集團、大連職業技術學院等企業、院校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和崗位練兵活動。全年共開展25個職業競賽活動,通過競賽選拔高技能人才達497人。組織大連市20名優秀高技能人才療養休假,進一步提高了技能人才社會地位,在全社會營造技能人才成長的社會氛圍。全面開展普惠制培訓工作,全市認定普惠制定點培訓機構74個,掌握5000余人、3000多個崗位的培訓需求,通過完善培訓基地、擴大培訓專業、開展訂單式培訓和實施個性化創業培訓,進一步提高培訓的層次和實效,推動數量就業向素質就業的轉變。
今年1-10月份,全市普惠制培訓10.74萬人。其中再就業和新增勞動力培訓6.46萬人;農村轉移勞動力培訓4.28萬人,有力促進了大連市就業質量全面提高。目前,全市以就業為導向的市場化、社會化職業培訓體系基本建立,形成了以勞動保障部門為核心、社會培訓為主干、街道社區培訓為補充的面向各類人員的社會化培訓格局。
三、困難群體就業援助制度化,形成良好的創業氛圍和創業環境逐步,努力實現從援助困難群體就業向創業就業的轉變
全市陸續開展了“再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協約式服務”、“創建充分就業社區”等活動,通過崗位援助、培訓援助、創業援助、社會保險補貼援助等措施,繼續為就業困難群體和困難地區提供就業援助。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離崗失業人員家庭狀況入戶調查工作,深入25萬戶、34萬名失業人員家庭,基本掌握了大連市體制轉軌時期遺留的未就業人員的狀況。進一步完善無就業家庭就業援助長效機制,建立就業援助工作的目標責任制,加大就業援助資金投入,構筑援助政策體系,實現援助零就業家庭就業工作的長期化和制度化,確保各項援助零就業家庭優惠政策及時兌現。公開就業服務機構援助電話,健全零就業家庭動態管理數據庫,加強零就業家庭失業人員擇業指導,積極做好零就業家庭失業人員及其子女的免費培訓工作,援助零就業家庭失業人員實現就業。今年1-10月份,大連市認定的250戶零就業家庭中的325名失業人員已全部實現就業,切實兌現了政府承諾。
為從根本上解決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通過多種方式,大力推動創業就業。在設立創業扶持資金、建立無稅費市場、扶持創業基地和創業帶頭人、提供啟動資金等工作基礎上,采取建設失業人員和大學生創業園、創業項目展洽市場等措施,進一步加大創業就業扶持力度,充分發揮市、縣、街三級創業平臺的一條龍創業指導作用,積極提供創業服務,幫助解決創業難題。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明確申請發放對象和管理辦法,擴大微利項目的貼息范圍,逐步形成了市場機制、企業運作、政府扶持、群眾受益、法律保障的運作模式,建立了補償機制,創新了發放機制,通過引入市場機制、政府存資招標、降低銀行放貸風險等手段,調動銀行參與小額擔保貸款放貸的積極性。今年1-10月份,扶持創業帶頭人1344人,帶動就業7353人。成功舉辦了第四屆創業項目洽談會,為7萬名群眾搭建了創業平臺,有71個項目簽約453份,161個項目達成4616個意向,營造了良好的創業氛圍和創業環境,廣大市民的創業積極性有了很大提高。
四、積極開展就業服務,建立農民工工作協調機制,逐步實現以解決下崗失業人員為重點向新成長勞動力、農轉居人員和外來務工人員等群體的轉變
今年大連市以統籌就業為目標,在促進城鄉勞動力素質提升的同時,著力對新成長勞動力、農轉居人員和外來務工人員等群體提供就業服務,積極促進他們多層次、多領域、全方位就業,推動大連市社會經濟全面發展。出臺了《大連市2006年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及技能崗位對接活動實施方案》,在市、區、街道層層建立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促進大中專技校畢業生的工作任務、目標、工作措施。對失業登記的高校畢業生給予政策、培訓和協約式等服務,開展專項援助和“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推介會”專項活動,促進失業登記的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實現就業。今年大連市應屆的4.5萬大中專技校畢業生中有12492人實現就業,其中失業登記的2505名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2339人。對農轉居人員采取“一人一策”、“一戶一策”的辦法,加強職業指導,實行全程跟蹤服務,促進其就業。建立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健全農民工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協調和指導,逐步解決深層次問題。所屬區市縣也建立了外來務工人員服務機構,并逐步延伸到全市63個鄉鎮,形成了市、縣、鄉三級農民工就業服務網絡。各級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將農民工納入公益服務范圍,組織實施免費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就業登記、職業介紹、提供就業崗位5項免費服務。截至10月末,今年全市職業介紹機構收集就業崗位38萬個,通過職業介紹機構介紹實現就業的農民工達5萬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