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的銷量來自營銷創新
16年前,國際直銷巨頭雅芳登陸中國,給中國帶來了當代史上最跌宕起伏、蕩氣回腸的行業——直銷。
自1990年雅芳投資近3000萬美元,與廣州美晨合資成立廣州雅芳有限公司以來,經營化妝品、美容用品、個人護理品、服裝和飾品,掀開了中國直銷業風起云涌的序幕。5年之后,安利攜1億美元在廣州建立了生產廠,帶來了紐崔萊、雅姿、伊姿等時尚的日用保健產品,并開始說服和教育(或者說是策動)千千萬萬個夢想財富、渴望幸福的中國人。一時間,在中國內地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激情澎湃的安利人用他們的“成功哲學”在游說聽眾。1998年,由于直銷的變異形式在中國大陸如病毒般蔓延,中國政府果斷決策,掐住了直銷業的咽喉。
從1998年開始,安利以全球獨特的安利(中國)模式——店鋪加雇傭推銷員,開始和中國政府巧妙博弈。截至2006年,安利已在全國設置了186家店鋪。但在牌照的申請上,雅芳卻走在了安利前面,并迅即開始了在全國的專賣店布局。據透露,其專賣店數量已近7000家。
然而在市場銷售上,安利要比雅芳成功得多。原因當然有很多,但從營銷策略上分析,在原來的直銷模式中,直銷企業基本上不做普通的大眾溝通和推廣工作,一直是靠“團隊計酬”這一“暴富夢想”的復式獎金制度來吸引直銷員(或稱經銷商),讓其自愿入資加盟并開始為企業奔走。但是,安利在這方面有了創新——它是第一個為自己作大規模大眾化宣傳的直銷企業(在中央電視臺發布了鋪天蓋地的紐崔萊廣告),第一個利用體育明星做產品形象代言人的直銷企業(田亮、易建聯)。
中國人有非常普遍的“從眾心理”——大家用,我就用;大家買,我就買;大家說好,應該就是好。于是,大規模的廣告給安利帶來了空前的人氣,不僅銷售一再攀高,也網羅了大量的直銷業管理精英轉投安利門下,這其中當然也包括雅芳培養出來的人才。等雅芳如夢初醒也開始大手筆地在央視投入廣告與安利搏殺時,安利又策劃了諸如健康跑、保護母親河、還青山以綠顏等全國性公益活動。安利不斷推出的各項創新營銷舉措,讓雅芳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雅芳的高管們深深地意識到,如果要在中國直銷市場稱雄,必須充分挖掘全體雅芳人的創新思維。
這其實是每一個直銷企業都應該好好考慮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