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與企業和諧發展
這幾年,在東部沿海一些地區面臨“民工荒”時,紅豆集團卻不會為招工而頭疼,每年年初,各個工廠都能正常開工,紅豆的車間除了擴產招收新員工外,大部分都是老員工。這是因為紅豆集團一向重視員工的合法利益,并推行了一系列人性化政策,吸引了不少外地員工。紅豆集團明白,要構建和諧社會就必須首先構建和諧企業,而構建和諧企業就要求企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推行制度化和民主化。
從2005年新年開始,紅豆集團全面推行包吃包住、工齡補貼、免費接送外地員工返鄉過年等政策。包吃包住是指免費提供住宿和午餐。早在2005年之前,由于外來員工的增加,集團就在員工住宿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對舊宿舍進行改建和建造新宿舍。2001年,集團投入1200多萬元建造新宿舍,新宿舍里電視、衛生間等設備齊全,而且還特意為同在紅豆打工的員工夫婦準備了夫妻宿舍,受到了廣大員工的歡迎。為了滿足來自不同地區的外地員工的飲食需求,紅豆集團還建造了20多個食堂,提供各種口味的飯菜。并制定了嚴格的衛生制度、獎懲制度,確保員工的飲食衛生。工齡補貼制就是對工齡達到1 年以上的員工按工齡給予補貼,事實證明,實行工齡補貼制后,車間的外地員工流動率降低了20%。年底回家過年對外來員工來說,可謂是個進退兩難的問題,有些員工為了避開春運高峰,不得不選擇提前回家,但年底又是員工們收入最多的時期,如果選擇提前回家,就必定要少賺相當一部分錢。集團實行免費接送外地員工返鄉過年政策,自然贏得了“軍心”,員工不僅能夠順利回家過年還能不失去年底的豐厚收入。
除了推行包吃包住、工齡補貼、免費接送外地員工返鄉過年政策外,紅豆集團還為外地員工制定了不少人性化的政策。今年7月15日,集團建立了紅豆員工生活服務點,紅豆員工生活服務點是為員工提供便利的農貿市場。集團考慮到住在工業城宿舍樓的外地員工要走較遠的路才能買到菜,決定在工業城附近建一個員工生活服務點,讓員工在家門口就能購買到新鮮食物。外來員工子女就學一直是紅豆集團領導高度關注的問題,今年6月底,紅豆集團對有意前往港下中心小學讀一年級的外來員工子女人數進行統計。在同港下中心小學領導多次協商后,校方同意無特殊情況下,紅豆集團外來員工只要持公司證明,其子女便可順利進入港下中心小學讀書。9月份,40名外來員工子女在集團總公司的統一安排下順利進入港下中心小學讀書。
紅豆集團和每一名紅豆人都有一顆關愛員工的心,每當有員工身陷困難時,他們會及時伸出雙手給予幫助。日前,紅豆集團一名來自黑龍江的整燙工被查出患有晚期惡性淋巴癌,需要立刻進行手術。獲知這一消息后,集團有關部門當即撰寫了倡議書。在總裁周海江的帶領下,廣大員工紛紛伸出援手,為這名素不相識的整燙工募捐。
走在紅豆集團廠區、宿舍區,你會發現到處都有一種木質信箱,這就是聞名于整個集團的總裁信箱。總裁信箱是紅豆集團總裁周海江為了能夠便捷地了解到一線員工的想法,方便與員工溝通而設立的。關于總裁信箱,有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1997年的某一天,總裁信箱里出現了一封匿名信。那位寫信的員工在信中反映了他所處的惡劣的工作環境。總裁周海江看后,認為信的內容是真實的,要求是合理的,于是他著手改革,配齊勞動保護工具;把有鉛汽油改成無鉛汽油;摩托車調試排氣放到了室外;設法降低噪音等。用總裁周海江的話來說,總裁信箱是為一線員工提供一個發牢騷的途徑。周海江說,在企業不光可以發牢騷,更歡迎在發牢騷后提出合理化建議。每個紅豆的員工有牢騷一定要發出來,并且提出解決的建議,解決了以后有了效益,會給予獎勵。
企業和外地員工共同和諧發展是紅豆集團的恒久目標,紅豆集團相信只有員工發展了,企業才能更好地生存與發展。
- 上一篇:深度解讀耐克:企業王國的營銷之路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