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利來為何風光不再?
曾幾何時,“金利來——男人的世界”讓多少中華男女為之傾情,奉獻銀子無數,只為一身“金裝”。數年之間,金利來在中國成長成為一流高檔男裝品牌,成為成功人士的象征和許多男士的首選產品。但輝煌一時的金大哥如今安在?至少在內地,記者已經很少在商場能看到,即使偶爾看到的也是一些鞋或者皮具的賣場,它的西服等服裝的專賣店,記者在北京、上海,曾經仔細的搜索了一下,可這位香港大哥的碼頭真的很難找到。成功何其輝煌,為何如今卻芳蹤難覓?成為淹沒無聞的小弟?
記者在中國國際時裝周期間,借著服裝圈的大腕們云集京城之際,找到這位金大哥以前的兩位代理商,好好請教了一下,他們說現在的金大哥在某種程度上在學皮爾·卡丹,主要在賣牌子。記者借著這個機會也和新聞界的同行、企業界、設計界、零售領域的部分專家特意探討了一下金利來出現的問題和原因。結論顯而易見,客觀上,金利來雄起的年代是中國改革開放不久,國門剛開,西服等品牌產品國內市場需求巨大,特別是當時消費者剛有品牌消費意識,這時金利來崛起。山中無大王,金大哥自然輕易做了老大。
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際品牌紛紛通過各種途徑搶灘中國市場,國內品牌群雄并起,中國男裝市場競爭加劇,在群狼圍攻之下,金大哥的地盤被蠶食瓜分。主觀上,當時金利來崛起,可以說是一馬平川,外強未進,中國國內市場幾乎無能與之競爭的品牌,金大哥自然名揚江湖,也因為成功來得太快太大了,企業對形勢發展的把握喪失了警惕,失去了對于中國男裝市場變化的敏感性。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已經大大提高,同時各種外來文化的沖擊碰撞,“外來的和尚”憑借各種沉淀了數百年、幾十年的成功秘笈瘋狂吆喝,內地的精英也打著各種旗號占山雄起,人們的消費理念和習慣發生“向上移動”的變化的時候,金利來自己卻一直在原地踏步,依然是那個價格、那個品質、那個形象。因此理所當然的,金利來漸漸與其目標消費群體的需要拉開了差距,生意越來越差,終于有一天,消費者“移情別戀”,金大哥夢醒時分已經被曾經熱情似火的“情人”們拋棄。
當然,現在金利來并沒有真正的倒下,每個品牌也都有發展周期,都會經歷衰退期,說不定我們的金大哥臥薪嘗膽,找到新的“與時俱進”的策略,甚至是超前一步的戰略,項羽過江東,金大哥重新威震江湖并不是神話。
- 上一篇:關于營銷戰略的四個致命誤解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