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業運作十大潛規則
在中國企業中,私營或民營企業,數量上要占到50%,民營企業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的一只重要的力量和生力軍。國內比較優秀的民營企業,像眾所周知的萬象集團、方太電器、四川新希望、陜西金花集團等,在國內外享有崇高的聲譽,并且的運作整個企業和市場的時候,民營企業都有其獨有的模式或規則。
我經歷過不少私營、民營企業,他們的發展都是非常迅速、并且步伐是相當穩健的。中國企業平均壽命在2-3年,有一定知名度和規模的民企,都突破了這個界限,并打破家族企業管理模式,開始步入現代化、規范化的管理時代。
中國民營企業的飛速發展引起了世界的注目,許多商業機構對此進行調查、分析,但眾多的游戲規則不為人們所熟知,即為潛規則。
一、家族化管理是企業創業成功的根本和前提。在中國有句俗話,上山親兄弟、打虎父子兵。在初期創業,工作條件極其艱難,并且也難以吸引人才,加上管理的粗放,家族化管理成為必然。用三心來形容“同心、用心、放心”。
二、抓住財權不放松。民營企業初期發展較快,雖然在管理模式不盡相同,深深打上了老板的思想烙印;但終歸有一條“財權老總一把手”,再有能力,誰來了我也不放手。
三、人才催生企業升級。大凡做得比較好的企業,都聘請了職業經理人,雖然崗位不盡相同,有總經理CEO、董事長助理,有叫副總裁,當然包括企業發展較為關鍵的市場總監、營銷總監。人才的升級,引導市場營銷上的提升、內部管理的升級,甚至企業盈利模式的突變,都給企業帶來新的精神面貌和質的飛躍。這時的老板慢慢推倒幕后成為決策者,導致角色的轉換。資本與知識在達到一定的比率時才能發揮最大效能;資本升級時,擁有知識的人才也必須同步升級。
四、老板的角色適時轉換是決定企業發展的關鍵。每一老板,從創業到立業到規模企業再到擁有事業,這個艱難的歷程不盡相同,但卻有個驚人的相似,就是企業從小到大、人員從少到多,資金從幾萬遠到數千萬乃至數億,銷售有局部到全國,老板作為這個飛速成長企業的擁有者,扮演的角色不停在轉換升級;適時轉換,并能主動出擊的,能夠使企業抓住良好市場契機迅速發展壯大,如果企業的領導者故步自封,不思進取,必將導致企業的滑坡、甚至倒閉。這是有先進之明的。
五、家族化企業如何轉化為家族的現代化企業。我們中國家族企業的生命力是相當強的,其中有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實行家族化管理;不規范財務管理導致企業資金的混亂、甚至卷款潛逃,而家族化管理和財權內控,保證了企業財務與資金的穩定。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家族化的管理不能適應市場競爭,許多企業開始把目光投降職業經理人,開始大膽而又艱難的嘗試,其中方太電器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在方太中除矛氏父子擔任董事長和總經理外,其他重要崗位全部外聘精英,試圖將方太打造成一流的家族所有的現代化企業。
六、創新是企業的發展動力。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企業發展永恒的動力,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更沒有未來。創新的范圍很廣,包括產品創新、營銷創新、管理創新、經營創新等等,每一次創新都會給企業帶來新的飛躍。大家都知道腦白金,其實是一種很樸實的補藥,但史玉柱在營銷策劃中賦予了他新的內涵,打破行規將腦白金定義為禮品,從而二度輝煌。而聯想廢除老標志“LEGEND”,改為全新國際化的LOGO“LENOVO”,將聯想推想全世界,這是一個品牌與營銷的創新。
七、營銷解決生存問題,戰略解決發展問題。民營企業經過一段時間的成長與發展,積累了一定的市場經驗,尤其企業舵手掌握基本的市場規律并積累了資金,開始擴張和投資。這種投資,往往是在老板個人憑自己的主觀經驗,來決定投資與否及其投資額的大小,在通常的情況下,能夠實現一定效益;在這種情況下,就忽視了市場調研與投資評估的作用,往往憑借個人的成長經歷和經驗來判斷。史玉柱被巨人大廈絆倒,就是前車之鑒。但是民營企業的發展,一方面在于創新,另一方面在不斷進行投資,提升經營規模與經營層次,以求企業長遠發展。
八、處理好利潤的分配機制,是企業壯大的決定因素。一個成功的企業不可能只要一個天才的老板。企業經營需要一個復合的多層次的領導團隊,只有成功的領導團隊才能打造最成功的企業。企業的所有者與經營者,在企業上是分工合作的,但在利益上需要有一個合理的分配模式。所有者擁有資金、土地、機器,是企業發展的必然條件,而經營者擁有知識和經營才能,能夠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效應,二者資源缺一不可,如何作好利益的分配,關系到企業長遠發展。良好發展的企業必須擁有良好的用人機制、留人機制和利潤分配機制,才能讓企業永遠立于不白之地。
九、思想有多遠,企業就能走多遠。引用紅金龍一句廣告詞“思想有多遠,路就有多遠”,他道出企業的發展的真諦與本質內涵,一針見血。反過來看,近兩年發展較快的企業,無不是擁有一個超級領導者,海爾走向多元化、國際化,取得良好的企業效益與社會效益,有賴于海爾總裁張瑞敏的全球化思維。科龍的崛起并一舉成為世界第一冰箱生產基地,得益于格林柯爾的顧雛軍獨到市場把控能力。
十、青春綜合癥
民營企業有一種常見病,就是“青春綜合癥”,可以想象一下,就是年輕人在發育期間身體長得太快,但營養更不上,從而導致身材與肌肉不協調甚至面黃肌瘦。對于企業而言,就是企業發展太快,而企業管理的滯后,從而形成企業發展的不平衡。經營層是大腦,是企業的指揮者、操控者,管理層,是脖子,比較細,是企業運作與發展的關鍵部位和瓶頸。對于基層來講,他是肢體,是執行部門,只要將其崗位職能簡單化、規范化,強化其執行力;大腦的命令只要通過頸部就能迅速下到執行部門,并能取得良好效能。
總而言之,決策層是企業大腦,團隊領軍人是大腦的中樞,老板的思想決定企業能走多遠;再有幾個關鍵詞就是家族化、角色轉換、財權一把手、人才、創新機制、投資決策、利潤分配。
鄙人之拙見,獻給各位民營企業的老板及領軍人,作為資政參考。
- 上一篇:正在改變的商業規則
- 下一篇:在招聘中如何真正做到“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