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故事:包子被子和面子
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個賣包子的和一個賣被子的同到一座破廟中躲避風雪。天晚了,賣包子的很冷,賣被子的很餓,但他們都相信對方會有求助于自己,所以誰也不先開口。過了一會兒,賣包子的說:“吃個包子。”賣被子的說:“蓋條被子。”就這樣,賣包子的一個一個吃包子,賣被子的一條一條蓋被子,誰也不愿向對方求助。到最后,賣包子的人凍死了,賣被子的人餓死了。
寓意:
你可能會說:“這兩個人太笨了,如果他們兩個共享包子和被子,就都可以活下來。”是啊,只要他們肯主動向對方求助,他們都可以活下來,可是他們沒有。
實際上,笨的絕不只是他們兩個,很多人都奉行著人若敬我,我便敬人;人若愛我,我便愛人;人若求我,我便求人;人若予我,我便予人的人生哲學,把主動權完全交給了別人。殊不知,同時轉移的還有生存的權利,成功的機會。
我們會找各種借口為自己這樣的行為開脫,“求人是一件丟臉的事”,或者“我沒有義務幫助別人”。出讓了主動權,似乎可以使我們活的更瀟灑,但事實剛好相反,我們不斷地在心底里乞求:“幫幫我吧!”而嘴卻緊緊地閉著,這種思想的煎熬更加累心。
有些企業也是這樣,它們遇到困難時從不主動請求員工的幫助、請求合作伙伴的援助,最終在這種矜持中失去了從此生存下去的機會。
- 上一篇:管理故事:創造需求
- 下一篇:在招聘中如何真正做到“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