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超國際警戒線 陜西城鄉貧富差距拉警報
曾以批評“陜西現象”而聞名全國的陜西省統計局高級統計師楊永善在剛剛結束的第四屆陜西改革與發展論壇上對我省城鄉居民收入問題敲響了警鐘:陜西不僅是全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大的省份之一,而且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超過了國際警戒線!
經過對近10余年我省城鄉居民收入的統計,楊永善發現,我省農民收入一直徘徊不前,始終在全國居倒數幾位,城鄉居民收入比全國水平差距持續擴大態勢。
楊永善說,與全國平均水平比,陜西城鄉居民收入較低,近年來不僅差距未見縮小反而繼續擴大。2004年我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92元,居全國26位;農民人均純收入1867元,居全國第27位。
根據對近年來的數據進行分析,目前我省城鄉顯性差距已經達到5倍多,且差額較改革開放前擴大了30.8倍,在這些統計中還沒有考慮農民收入被夸大的成分。城鎮居民可以享受社會福利,城市基礎教育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城市基礎設施由政府投資建設,而這些農民基本都享受不上。
據統計,在農村稅費改制后,各種亂收費仍有禁不止,特別是教育收費、農民建房收費、治安管理收費、計劃生育收費(罰款)等,使得農村比城市負擔加重4-5倍。
楊永善說,在西部地區只有貴州的在崗職工工資低于陜西,我們是倒數第二;在西北地區陜西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最低,比甘肅低600元,比寧夏、新疆低1500元,比青海低4205元。陜西省會城市西安市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倒數第二,與排名第一的深圳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18188元。
調查表明,我省的高收入者多半為企業經理、廠長、董事長、經營承包者、專家型人才、三資企業職工和私營企業主,同時還有一些壟斷行業的單位和個人。據我市去年對1800戶居民的調查結果顯示,最高收入組年均收入在4.8萬元左右,最低為0.75萬元左右,差距6倍以上。廠長經理與職工的收入差距在10-15倍之間,有的高達20倍。個別經理一年的收入等于職工30年甚至40年的收入,差距令人震驚。
對于我省城鄉收入巨大的差距,楊永善十分憂慮。他說,國際上公認的貧富差距警戒線是基尼系數為0.4,但陜西前年就達到了0.51,形勢十分嚴峻。由于居民收入少引起的消費水平的整體下滑將對全省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不利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