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業界認為臺灣水果營銷大陸亟需建立品牌
臺灣水果在大陸的營銷應盡快結束目前市場品牌混亂的局面,島內商家應整合輸出渠道,建立統一的外銷品牌。這是18日在此間參加臺灣農產品供需見面會的業內人士提出的觀點。
祖國大陸于去年開放了18種臺灣水果檢驗檢疫準入并對其中15種實行零關稅,今年又新增4種臺灣水果準入,開放11種臺灣蔬菜準入并實行零關稅。但目前臺灣水果因為原產地認證問題尚未解決,島內各個農業組織輸出大陸市場的通道零散,臺灣水果至今未建立起優質產品的品牌,在大陸市場遭仿冒侵權的事件時有發生。
臺灣云林縣農產物流中心總經理蘇俊豪認為,臺灣水果進入大陸以后的品牌化建設應盡快提上日程。臺灣水果瞄準的是大陸高端市場,品牌化是保證品質、準確定位的必要條件。島內應由有代表性的農業組織如大型農會、協會整合成單一輸出單位,保證有序輸出,促進臺灣水果的品牌建設。
上海農產品批發市場副總經理張春華說,目前臺灣水果在大陸市場尤其是批發環節品牌混亂,已經出現仿冒的臺灣水果,臺灣水果亟待建立品牌,這樣才能站穩市場,保證權益。
與會人士認為臺灣農產品建設優質品牌,有利于消除島內有人對農業技術外流、優良品種被移植的擔憂。臺灣省農會秘書蕭漢俊表示,農產品知識產權不易界定,容易外流,與其擔心技術外流而固步自封錯失兩岸農業合作互補的良機,不如積極建設優質臺灣農產品品牌營銷大陸,搶占先機,站穩市場,使臺灣農民真正得到實惠。
- 上一篇:企業營銷:與經銷商共生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