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管市場化進程慢 工資水平較其他行業有差距
2006-05-18 10:16:15 來源:中國鞋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物管專業,招生不足
被喻為“朝陽”產業的物業管理行業,幾年來經歷著人才“逃亡”的遭遇。
據介紹,物業管理專業曾經是個“香餑餑”。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物業管理行業剛剛起步時,很多學校看好這個“朝陽”產業,建設、旅游、物資等高職學校甚至師范專科學
校紛紛開設物管專業。據常州建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管理工程教研室主任彭后生介紹,他們1997年第一年招生,有50多名學生報考,突破了一個班的建制;1998年招收了兩個班。
可好景不長。進入新世紀,物管專業的招生就可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建設學校2004年物管專業總共才招了9名學生,入校后還有3名轉學了其他專業;2005年,一個班也就招了10名學生。據介紹,旅游、物資、常工院等原先開設物管專業的學校索性停招了。
學物管的少,畢業后真正從事物管的更少。一位建校畢業生在校園網發帖說:“當初進校時,我們都對這個21世紀的朝陽專業充滿了信心,現在我們畢業了,一調查同班同學,絕大多數都改行了。”
物管公司,求賢若渴
沒人愿意報考,畢業后改行,是不是當前的物管市場不需要人才呢?
不是。高正物業管理公司總經理萬君偉告訴記者,正在申報一級資質的高正公司正處于蓬勃發展的上升期,現在一年就需要物業管理員40-50名,可是目前建設學校和常工院總共能輸送的專業人才都不足這個數,何況還有很多畢業生改行。
截至去年10月底,我市已有物業管理企業139家,物管項目607個。這么大的一個物管市場,如果平均一家公司需要10個物管員,那就是1390人;平均一家需要5個,那也要近700人啊。現在的招生規模怎么能滿足需求呢?
為了培養和物色更多的物管專業人才,物管公司主動擔當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萬君偉告訴記者,他們很樂意提供實習機會,這對公司選拔人才有好處。而且為了吸引人才,該公司對有留用意向的實習生就支付每月500元的生活費。最近常州建設學校和高正物管公司還聯合推出了“5+2”實習項目,在校生每個雙休日都可到高正公司管理的項目去實習,公司為每個學生安排指導師傅。由此可見,物管公司還是求賢若渴。
人才“逃亡”,原因何在?
為什么報考物管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少?從事物管工作的學生少而又少?
常州建設高職學校校園網上的一張帖子作了回答。一位名為“揚子”的網友說:“同班同學絕大多數都不從事本專業,難道我們都不喜歡?不是,而是工資太低,使得我們必須轉行,否則都沒法養家糊口。”
確實,就業待遇是影響物管人才培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據彭后生主任介紹,前兩年,物管專業的工資在建校所有專業中確實最低,直接導致大量畢業生和入校新生“逃離”。
那么,為什么同屬建設行業的相關專業,物管專業的工資會處于最低水平?市物管協會秘書長梅鷗一針見血指出了問題的根本。他說,我市物業管理行業雖然起步較早,但發展速度卻不快,主要原因在于該行業市場化進程比較緩慢,六年來物管收費一直由政府指導定價,執行五級收費標準,六年中物管收費標準一成不變,因此人力成本占比70%的物管企業哪敢輕易漲工資,有的物管小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索性請些老頭老太。
這一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行業發展,而且導致物管企業陷入惡性循環“怪圈”——低薪物管企業招不到也留不住優秀人才,沒有優秀人才再加入不敷出,往往就只能降低服務水平,并出現亂收費現象;服務不到位,加之亂收費等行為,又導致收費率直線下降。由此,物管矛盾劇增,物管形象變差,愿意投身物管行業的優秀人才越來越少。
美好明天,充滿希望
昨天雖然有些黯淡,但明天仍然充滿希望。
我市正在積極推行的前期物業管理項目招投標制度,將有效促進物業管理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參加招投標的前期物管項目,現已基本實行議價收費機制。鵬欣麗都、好日子家園等在建小區通過前期招投標,物管收費標準都超過了每平方米1元。這一收費標準開始逐步趕上周邊城市蘇州、無錫的物管收費水平。
市場化進程的加快,讓物管行業的魅力日漲。萬君偉總經理說,目前高正物管公司的員工待遇水平在行業內已處于領先水平,一般管理員年薪達到1.8至2萬元,如果干得好提升為管理部經理,年薪可達4萬左右。彭后生主任也表示,目前物管行業的工資水平已大大縮短了與其他專業的差距。
一位建校校友在網上發帖說,他現在從事物業管理的收入已經不低了,而且目前常州正處于物業管理規范期,一系列規范性文件相繼出臺,他對常州的物業管理很有信心。(周瑾亮)
被喻為“朝陽”產業的物業管理行業,幾年來經歷著人才“逃亡”的遭遇。
據介紹,物業管理專業曾經是個“香餑餑”。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物業管理行業剛剛起步時,很多學校看好這個“朝陽”產業,建設、旅游、物資等高職學校甚至師范專科學
校紛紛開設物管專業。據常州建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管理工程教研室主任彭后生介紹,他們1997年第一年招生,有50多名學生報考,突破了一個班的建制;1998年招收了兩個班。
可好景不長。進入新世紀,物管專業的招生就可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建設學校2004年物管專業總共才招了9名學生,入校后還有3名轉學了其他專業;2005年,一個班也就招了10名學生。據介紹,旅游、物資、常工院等原先開設物管專業的學校索性停招了。
學物管的少,畢業后真正從事物管的更少。一位建校畢業生在校園網發帖說:“當初進校時,我們都對這個21世紀的朝陽專業充滿了信心,現在我們畢業了,一調查同班同學,絕大多數都改行了。”
物管公司,求賢若渴
沒人愿意報考,畢業后改行,是不是當前的物管市場不需要人才呢?
不是。高正物業管理公司總經理萬君偉告訴記者,正在申報一級資質的高正公司正處于蓬勃發展的上升期,現在一年就需要物業管理員40-50名,可是目前建設學校和常工院總共能輸送的專業人才都不足這個數,何況還有很多畢業生改行。
截至去年10月底,我市已有物業管理企業139家,物管項目607個。這么大的一個物管市場,如果平均一家公司需要10個物管員,那就是1390人;平均一家需要5個,那也要近700人啊。現在的招生規模怎么能滿足需求呢?
為了培養和物色更多的物管專業人才,物管公司主動擔當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萬君偉告訴記者,他們很樂意提供實習機會,這對公司選拔人才有好處。而且為了吸引人才,該公司對有留用意向的實習生就支付每月500元的生活費。最近常州建設學校和高正物管公司還聯合推出了“5+2”實習項目,在校生每個雙休日都可到高正公司管理的項目去實習,公司為每個學生安排指導師傅。由此可見,物管公司還是求賢若渴。
人才“逃亡”,原因何在?
為什么報考物管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少?從事物管工作的學生少而又少?
常州建設高職學校校園網上的一張帖子作了回答。一位名為“揚子”的網友說:“同班同學絕大多數都不從事本專業,難道我們都不喜歡?不是,而是工資太低,使得我們必須轉行,否則都沒法養家糊口。”
確實,就業待遇是影響物管人才培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據彭后生主任介紹,前兩年,物管專業的工資在建校所有專業中確實最低,直接導致大量畢業生和入校新生“逃離”。
那么,為什么同屬建設行業的相關專業,物管專業的工資會處于最低水平?市物管協會秘書長梅鷗一針見血指出了問題的根本。他說,我市物業管理行業雖然起步較早,但發展速度卻不快,主要原因在于該行業市場化進程比較緩慢,六年來物管收費一直由政府指導定價,執行五級收費標準,六年中物管收費標準一成不變,因此人力成本占比70%的物管企業哪敢輕易漲工資,有的物管小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索性請些老頭老太。
這一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行業發展,而且導致物管企業陷入惡性循環“怪圈”——低薪物管企業招不到也留不住優秀人才,沒有優秀人才再加入不敷出,往往就只能降低服務水平,并出現亂收費現象;服務不到位,加之亂收費等行為,又導致收費率直線下降。由此,物管矛盾劇增,物管形象變差,愿意投身物管行業的優秀人才越來越少。
美好明天,充滿希望
昨天雖然有些黯淡,但明天仍然充滿希望。
我市正在積極推行的前期物業管理項目招投標制度,將有效促進物業管理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參加招投標的前期物管項目,現已基本實行議價收費機制。鵬欣麗都、好日子家園等在建小區通過前期招投標,物管收費標準都超過了每平方米1元。這一收費標準開始逐步趕上周邊城市蘇州、無錫的物管收費水平。
市場化進程的加快,讓物管行業的魅力日漲。萬君偉總經理說,目前高正物管公司的員工待遇水平在行業內已處于領先水平,一般管理員年薪達到1.8至2萬元,如果干得好提升為管理部經理,年薪可達4萬左右。彭后生主任也表示,目前物管行業的工資水平已大大縮短了與其他專業的差距。
一位建校校友在網上發帖說,他現在從事物業管理的收入已經不低了,而且目前常州正處于物業管理規范期,一系列規范性文件相繼出臺,他對常州的物業管理很有信心。(周瑾亮)
在線咨詢
姓名
電話
留言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安徽:在崗職工年均工資首破1.5萬
- 下一篇:富士康的工人加班費該由誰來支付?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