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恒道:不正常乎之正常
2006-04-01 10:29:45 來源:中國鞋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因人事調整,老板讓我的一位同事接手一項工作,把別人沒做完的半拉子事情接著往下做。這位同事是個實心眼,認為前期工作的是非要分清,非要堅持等前任和自己辦理完正常的交接手續后,才肯接手,認為這才是正常的。老板便開導他說:沒有辦理正常的交接手續看起來不正常,可往往這種不正常才是正常的。接著便列舉了他在企業資不抵債的情況下如何與銀行周旋,反使得債權人向自己說好話,企業照樣瀟灑過日子的趣事。
我一向認為我們老板是一個務實的人,沒想到他還能對現實問題進行哲學地概括,不正常才正常這句話就很有哲理?墒枪嫒绱藛幔考毤毾雭恚徽:跽K坪跤幸欢ǖ睦碚摐Y源,其中頗含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玄機,于是找來有關資料看看專家是怎么解釋老子這句話的。
《老子》一書,其核心問題就是“道”,其要義之一乃宇宙天地萬物生成發展所遵循的終極運行規則。《老子》五十一章說到:“萬物莫不尊道”。比后世流傳通行本更早的馬王堆出土帛書本《老子》開篇就說:“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按照傳統的解釋,其意思是說:“道”本妙不可言,如果把它說出來,讓一般的人能夠聽明白,那么可以講出來的道就不是絕妙精深的道了。這種解釋頗有些書生氣,“道可道”的后一種道,為什么只是說道之道呢?完全可能是一種可行之道,如此說來,豈非可行之道成了不正常之道?這還是容易讓人犯糊涂,把它反過來理解可能就容易明白些:那些不是絕妙精深的道,才是我們常行之“道”。不正常乎正常,正與此異曲同工,說它是一種現代版也未嘗不可。
我不知道我們老板是否研究過老子,也不知道他是在弘揚還是在曲解老子的道詣。不過,后來的研究者似乎發現了傳統解釋的破綻,對“道可道,非常道”給出了新的解釋:“道”是可以言傳身教的,但它可不是一般的“道”。新的解釋在同樣維護了“道”的至高無上地位的同時,卻可以避免市俗中將“道”庸俗化,是與前一種解釋最大的不同之處,也更合乎邏輯。按照新的解釋,不正常乎正常之說就不能算在老子的賬上了。在古人那里“道”與“!笔墙频姆懂,所以在前一種解釋中把“非常道”的“常”與“道”當作一個并列的關系,也就不奇怪了。但是前一種解釋卻忽略了兩者各有自己的層次性。既有高層次的“!迸c“道”,又有低層次的“!迸c“道”,在“非常道”中應當是低層次的“!迸c高層次“道”的關聯,前一種解釋卻把兩者都當做了高層次的概念,把市俗的低層次的東西塞進了高的境界,后一種解釋則糾正了這個問題,似乎更合理。
繞了這么一個彎子,無非是想說明,在人們的心目中,有兩種道,兩種正常,一種道是高尚的,而另一種道則可能是庸俗的,對“正常”的理解也是一樣。在市場行為中,我們一般所謂的“道”與“常”,講得是一種規則,按照規則行事則屬正常,否則就屬不正常,按照這樣的價值取向行事就是規范的市場行為。但是在現實中還存在著不規范的市場行為,可它們也有自己的一道“規則”。我們不要以為不規范的市場行為就不講自己的“道”與“常”,只不過這種“道”與“!辈荒敲锤呱辛T了。例如,某地的房地產開發商把新建樓宇的房產掛在內部職工的名下,到銀行辦理按揭,騙取到貸教后又把房子賣給業主,真正的業主卻拿不到房產證。真相披露后,開發商直言不諱:像這樣搞按揭弄貸款,是開發資金緊張時業內常用的套路,也是一個“行規”。如果說在市場經濟難免會出現不規則行為,這并不可怕,可怕的它們有了自己的“!迸c“道”,而人們又對此到了心照不宣、無可奈何的程度。這正符合了另一種荒謬的解釋:“道可,道非,常道”,甚至可以說成“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市場的潛規則如此荒謬,這豈止是道學家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當然,奉行不正常乎正常的人也知道有一個“!迸c“道”的理想狀態,或者有一個相對完善的理論框架,但是他們做出來的則是另外一套。如果把高尚層次的“道”與“常”當作一種理想或者理論狀態的話,那么低層次中的“道”與“!本褪菍嵺`中實際表現出來的東西。本來,理論應當聯系實際,實踐應當向理想趨近,而不是相反,不能搞兩張皮。而不正常乎正常,正是把理論與實踐當作兩張皮,理想狀態是一套,而實踐則是另一套,甚至南轅北轍,而他們正以此為得計。
應當承認,我們沒有理由過分美化市場經濟,對市場經濟的發展過于理想化,那似乎書齋中的想當然。但是,市場規則中高層次“!迸c“道”的作用還是應當強調的!盾髯.天論》中說:“天行有常!薄豆茏.幼官》中說:“明法審數,立常備能,則治。”這些古訓對于我們今天建立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仍然是有益的。當然,市場規則并非一層不變,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不可墨守成規,在執行規則時要發揮創造性,講究靈活性,像老子所謂“道也者,回覆變通。”但這種變通絕不是對規則的否定和玩弄。把不正常當作正常,看似在變通,在局部情況下或許有助于推動一部分人放手開拓,實際上是對不正常的迎合,直至與之同流合污。假如市場上到處都是不正常,對不正常司空見慣,成了一種“正常”,綱紀廢馳,信用道德淪喪,欺詐造假無孔不入,盡管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可解一時之饞,但最終我們自己也將防不勝防。
按照新的解釋,“道”是可以言傳身教的,但它可不是一般的“道”。我們似乎可以這樣應用于實踐:市場經濟是可行的,但市場經濟可不應該是目前這個樣子。那么反過來就可以說,只要我們都放棄市俗中的不規范,那么“好的”或者理想的市場經濟就會向我們走來。在日常的企業管理中,我們還是要力爭按正常的規章制度和程序辦事,這樣我們的企業管理才能進入更高的境界。這與“可道”、“可名”的投機并無多大的關聯,更與“不可知論”、“消極主義”相去甚遠。(張華強)
我一向認為我們老板是一個務實的人,沒想到他還能對現實問題進行哲學地概括,不正常才正常這句話就很有哲理?墒枪嫒绱藛幔考毤毾雭恚徽:跽K坪跤幸欢ǖ睦碚摐Y源,其中頗含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玄機,于是找來有關資料看看專家是怎么解釋老子這句話的。
《老子》一書,其核心問題就是“道”,其要義之一乃宇宙天地萬物生成發展所遵循的終極運行規則。《老子》五十一章說到:“萬物莫不尊道”。比后世流傳通行本更早的馬王堆出土帛書本《老子》開篇就說:“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按照傳統的解釋,其意思是說:“道”本妙不可言,如果把它說出來,讓一般的人能夠聽明白,那么可以講出來的道就不是絕妙精深的道了。這種解釋頗有些書生氣,“道可道”的后一種道,為什么只是說道之道呢?完全可能是一種可行之道,如此說來,豈非可行之道成了不正常之道?這還是容易讓人犯糊涂,把它反過來理解可能就容易明白些:那些不是絕妙精深的道,才是我們常行之“道”。不正常乎正常,正與此異曲同工,說它是一種現代版也未嘗不可。
我不知道我們老板是否研究過老子,也不知道他是在弘揚還是在曲解老子的道詣。不過,后來的研究者似乎發現了傳統解釋的破綻,對“道可道,非常道”給出了新的解釋:“道”是可以言傳身教的,但它可不是一般的“道”。新的解釋在同樣維護了“道”的至高無上地位的同時,卻可以避免市俗中將“道”庸俗化,是與前一種解釋最大的不同之處,也更合乎邏輯。按照新的解釋,不正常乎正常之說就不能算在老子的賬上了。在古人那里“道”與“!笔墙频姆懂,所以在前一種解釋中把“非常道”的“常”與“道”當作一個并列的關系,也就不奇怪了。但是前一種解釋卻忽略了兩者各有自己的層次性。既有高層次的“!迸c“道”,又有低層次的“!迸c“道”,在“非常道”中應當是低層次的“!迸c高層次“道”的關聯,前一種解釋卻把兩者都當做了高層次的概念,把市俗的低層次的東西塞進了高的境界,后一種解釋則糾正了這個問題,似乎更合理。
繞了這么一個彎子,無非是想說明,在人們的心目中,有兩種道,兩種正常,一種道是高尚的,而另一種道則可能是庸俗的,對“正常”的理解也是一樣。在市場行為中,我們一般所謂的“道”與“常”,講得是一種規則,按照規則行事則屬正常,否則就屬不正常,按照這樣的價值取向行事就是規范的市場行為。但是在現實中還存在著不規范的市場行為,可它們也有自己的一道“規則”。我們不要以為不規范的市場行為就不講自己的“道”與“常”,只不過這種“道”與“!辈荒敲锤呱辛T了。例如,某地的房地產開發商把新建樓宇的房產掛在內部職工的名下,到銀行辦理按揭,騙取到貸教后又把房子賣給業主,真正的業主卻拿不到房產證。真相披露后,開發商直言不諱:像這樣搞按揭弄貸款,是開發資金緊張時業內常用的套路,也是一個“行規”。如果說在市場經濟難免會出現不規則行為,這并不可怕,可怕的它們有了自己的“!迸c“道”,而人們又對此到了心照不宣、無可奈何的程度。這正符合了另一種荒謬的解釋:“道可,道非,常道”,甚至可以說成“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市場的潛規則如此荒謬,這豈止是道學家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當然,奉行不正常乎正常的人也知道有一個“!迸c“道”的理想狀態,或者有一個相對完善的理論框架,但是他們做出來的則是另外一套。如果把高尚層次的“道”與“常”當作一種理想或者理論狀態的話,那么低層次中的“道”與“!本褪菍嵺`中實際表現出來的東西。本來,理論應當聯系實際,實踐應當向理想趨近,而不是相反,不能搞兩張皮。而不正常乎正常,正是把理論與實踐當作兩張皮,理想狀態是一套,而實踐則是另一套,甚至南轅北轍,而他們正以此為得計。
應當承認,我們沒有理由過分美化市場經濟,對市場經濟的發展過于理想化,那似乎書齋中的想當然。但是,市場規則中高層次“!迸c“道”的作用還是應當強調的!盾髯.天論》中說:“天行有常!薄豆茏.幼官》中說:“明法審數,立常備能,則治。”這些古訓對于我們今天建立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仍然是有益的。當然,市場規則并非一層不變,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不可墨守成規,在執行規則時要發揮創造性,講究靈活性,像老子所謂“道也者,回覆變通。”但這種變通絕不是對規則的否定和玩弄。把不正常當作正常,看似在變通,在局部情況下或許有助于推動一部分人放手開拓,實際上是對不正常的迎合,直至與之同流合污。假如市場上到處都是不正常,對不正常司空見慣,成了一種“正常”,綱紀廢馳,信用道德淪喪,欺詐造假無孔不入,盡管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可解一時之饞,但最終我們自己也將防不勝防。
按照新的解釋,“道”是可以言傳身教的,但它可不是一般的“道”。我們似乎可以這樣應用于實踐:市場經濟是可行的,但市場經濟可不應該是目前這個樣子。那么反過來就可以說,只要我們都放棄市俗中的不規范,那么“好的”或者理想的市場經濟就會向我們走來。在日常的企業管理中,我們還是要力爭按正常的規章制度和程序辦事,這樣我們的企業管理才能進入更高的境界。這與“可道”、“可名”的投機并無多大的關聯,更與“不可知論”、“消極主義”相去甚遠。(張華強)
在線咨詢
姓名
電話
留言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HR與eHR關系之辨析:挑戰與機遇
- 下一篇:在招聘中如何真正做到“匹配”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