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化集團公司讓千余名工人在培訓中實現轉崗
3月29日電 隨著產品結構調整,有47年歷史的巨化鋁廠去年5月停產。巨化集團公司一手托起企業發展的重任,一手維護職工權益,讓千名工人——
在培訓中實現轉崗
職工熱議
妥善解決出路問題
3月18日,面對拆除設備后空蕩蕩的電解車間,50多歲的張林榮感嘆萬分。24年來,老張一直工作在電解車間,對這里的一切有著深厚感情,真不愿鋁廠就這樣停產。但作為車間主任,老張還是聽從廠里安排,留在車間處理善后工作,把一些值錢的設備和零件拆除、交上去。
46歲的出鋁工楊光林也在這里干了20年。眼下,他從吉林建龍鋼鐵公司學習熱處理技術回來。盡管老來學技術,手生腦也笨,但老楊說,只要不把我們推向社會,大家愿意留下來繼續當工人。
鋁廠停產,受沖擊最大的當屬電解工人。他們年齡在45歲左右,如果失去生活保障,對家庭影響很大。因此,當最后一爐鋁錠鑄就,大家便向公司提出希望,在停產后,公司要采取符合鋁廠實際、工人合理要求的崗位安置措施,解決好一線工人的出路問題。
企業承諾
決不舍棄一名工人
面對鋁廠工人的轉崗呼聲,巨化集團公司黨、政、工多次召開聯席會議,對鋁廠工人去留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吳憲鋼飽含深情地說,企業的發展和職工的安居樂業,始終是企業各級組織和領導的責任。因此,大家的看法很一致:決不舍棄一名工人。只要工人愿意留在企業,集團公司將通過培訓幫助工人實現轉崗。
為做好每一位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鋁廠通過召開職代會、廠務會、形勢報告會和班組長會等形式,向一線工人講透形勢、說清困難、說明轉崗任務。鋁廠廠長彭展鴻說,停產后最大的問題是一線工人的收入、生活、崗位怎么辦?多數工人在鋁廠工作大半輩子,不想離開。因此,在集團公司支持下,廠里決定投資3500萬元上冷軋帶鋼和鋁加工兩個新項目,以此來留住400多名骨干員工。
但公司不可能將所有工人包下來,多數職工仍須根據其意愿,通過計劃、市場手段進行分流。談及半年多的工作,廠黨委書記屠寶忠說,我們首先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前,管理層跟夜班、下一線,到電解、凈化、動儀、機修等生產班組與職工面對面進行交流,傾聽職工心聲。當時,職工們對向某民營企業勞務輸出的方案不愿接受,認為這不是長久之計。因此,廠里接受工人的意見,改變了方案。
為讓每一個工人都能找到崗位,集團公司黨、政、工以及各級組織一手托起企業發展的重任,一手維護職工的權益,要求各所屬企業弘揚巨化工人的大家庭精神,犧牲局部利益,盡量騰出崗位,安排鋁廠工人。在措施上,公司壓縮臨時用工,把崗位指標分給轉崗工人。針對轉崗人員年齡偏大、文化偏低等現象,公司分兩期、用4個月時間對所有轉崗工人進行新崗位培訓,經考試合格,再競聘轉崗。
新聞追蹤
轉崗工人在新崗位閃光
幾年來,巨化鋁廠一直處于半停產狀況,盡管工資偏低,但許多職工也過慣了這種“休閑”生活,現在要轉崗,許多人對緊張的培訓學習還不適應。電解工翁浙宏在第一次培訓考試時未能通過,看到許多比自己年紀還大的老工人也能每天起早摸黑“啃書本”,翁浙宏這才明白“自己要適應社會,而不是讓社會適應自己”的道理。通過發憤學習,他終于在第二次培訓考試中順利通過,被分配到公用公司棒冰房工作,現在擔任了經營班長,工資也漲了一些。
原先管理幾十號工人的鋁廠工段長祝云飛,經過培訓和轉崗考試,被分到合成氨廠造氣車間當一名普通的倒班操作工。在新崗位上,老祝敢于吃苦,很快適應角色轉換。5號燃氣爐大修后要點火開車,他接班后把蒸汽、水位、油位、調節閥、聯通閥等仔細檢查了一遍,當得知煤未吊裝完,又戴起安全帽和手套,操起鐵鍬干開了。工友們問他:“為何這么拼命干?”老祝說:“這個爐子是我第一次負責操作,早點裝好煤,早點開車,就能早點緩解廠里供氣緊張局面。”
“只要努力學習,面包總會有的。”說這話的,是曾在鋁廠擔任團委委員的尹勇軍。小尹轉崗當了普通工人后,干活吃苦在前,為盡快掌握煤氣爐操作技術,他自費復印厚厚的技術書,很快就獨當一面,成為車間的生產骨干。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