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國企中層薪酬管理失控 監管層主張降一降
2006-03-20 10:07:52 來源:經濟觀察報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距宣布國有企業已基本從一般競爭性領域退出不到兩個月時間,深圳國企改革又有大動作。
日前,深圳市主管國企改革的副市長張思平表示,深圳部分國有企業中層薪酬管理出現失控的現象,有關部門將施以鐵腕加以治理。
高薪酬
在日前召開的一次內部會議上,張思平提到,深圳部分國有企業中層干部的年薪高達50多萬元,個別企業甚至達到60萬元。“這比管理著幾百億、上千億資產創造利潤幾十億、上百億的中央大企業老總的薪酬水平還高。”
對此,張思平直言:“這是一種非常不正常的現象。”
會上,深圳國資相關部門對國企中層薪酬失控問題的出現進行了反思。有人士指出,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深圳近三年來在薪酬管理方面,只是重點規范了董事長、總經理年薪制,但忽視了企業其他人員的薪酬規范。
“這些人員已經成為國有企業一個特殊的利益群體。”張思平說,尤其是總部中層人員的薪酬更是高得離譜,平均薪酬20萬元,是市場水平的三四倍,更是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6倍多。而中層正職薪酬水平達到33萬元,個別企業更高達五六十萬元。
顧大失小
實際上,深圳國資改革,在退出競爭性領域、高管薪酬改革等方面,一直走在國內前列。八大國有產業集團做大做強的工作自去年啟動后,現在有關的整合重組也已經起步。
統計顯示,經過15年改革,截至去年底,深圳市屬國有企業總資產已達1528億元。分布于重點領域的國有凈資產占全部國有凈資產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43.3%提高到2005年末的67.4%。今后,深圳國資的主要工作將集中于加大資產重組和資本運作,讓國有資本向國民經濟關鍵領域和重要行業集中。作為今年深圳國企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鹽田港、機場、能源等大型基礎設施企業,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改制。
而日前從2006年深圳市國資國企工作會議上傳出,至2010年底,深圳市屬企業總資產要達到2200億元,年利潤總額要達到100億元。
恰恰是因為之前深圳國資把主要精力用在了企業重大問題的調整上,反而忽視了一些相對次要的問題,并使其日漸嚴重。大的問題已不那么棘手后,類似中層薪酬失控的次要問題的解決,將要提上日程。
降薪風暴
張思平直言,國企總部工資過高、人員眾多、效率極低、成本居高不下、人浮于事,已經成為轉換內部經營機制的一個重大障礙,必須“施重手”進行改革。在不遠的將來,深圳部分存在這種中層人員高薪失控現象的企業,必將掀起降薪風暴。
張思平說,他曾經在一個國有企業里發現,同是聘請一個停車場里看車的員工,一個有國有企業員工身份的人,他的工資、福利等加起來一個月能有1萬多元,而同樣在社會上聘請的員工月薪卻只需要1500元,相差懸殊。
張思平表示,今后深圳所有直屬國有企業要全面鋪開以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為核心的企業內部經營機制轉換工作。
他表示,國企改革必須以市場為導向,通過變更、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等方式,重新依法建立規范的勞動合同制,所有員工一律重新簽訂勞動合同,規范全體員工的勞動關系,使員工告別國有企業員工身份。
根據深圳市政府初步考慮,對1994年10月1日《特區勞動合同條例》實施前調入市屬企業的正式員工,改革前的本企業工齡,按有關政策進行適當經濟補償,先在企業掛賬,待今后因企業原因解除勞動合同時再予以兌現。
1994年10月1日后調入市屬企業的正式員工,今后因企業原因解除勞動關系的,依照《勞動法》和《特區勞動合同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理。而今年改革后新錄用的員工一律采用合同聘用制,按照市場化原則依法進行聘用和解聘。
此外,企業內部除領導班子成員外,中層及以下員工要全面實行以崗定編、競爭上崗、擇優使用、優勝劣汰,建立企業管理人員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引進競爭機制,而且考評結果與員工的崗位升降和聘用掛鉤。(楊興云)
日前,深圳市主管國企改革的副市長張思平表示,深圳部分國有企業中層薪酬管理出現失控的現象,有關部門將施以鐵腕加以治理。
高薪酬
在日前召開的一次內部會議上,張思平提到,深圳部分國有企業中層干部的年薪高達50多萬元,個別企業甚至達到60萬元。“這比管理著幾百億、上千億資產創造利潤幾十億、上百億的中央大企業老總的薪酬水平還高。”
對此,張思平直言:“這是一種非常不正常的現象。”
會上,深圳國資相關部門對國企中層薪酬失控問題的出現進行了反思。有人士指出,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深圳近三年來在薪酬管理方面,只是重點規范了董事長、總經理年薪制,但忽視了企業其他人員的薪酬規范。
“這些人員已經成為國有企業一個特殊的利益群體。”張思平說,尤其是總部中層人員的薪酬更是高得離譜,平均薪酬20萬元,是市場水平的三四倍,更是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6倍多。而中層正職薪酬水平達到33萬元,個別企業更高達五六十萬元。
顧大失小
實際上,深圳國資改革,在退出競爭性領域、高管薪酬改革等方面,一直走在國內前列。八大國有產業集團做大做強的工作自去年啟動后,現在有關的整合重組也已經起步。
統計顯示,經過15年改革,截至去年底,深圳市屬國有企業總資產已達1528億元。分布于重點領域的國有凈資產占全部國有凈資產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43.3%提高到2005年末的67.4%。今后,深圳國資的主要工作將集中于加大資產重組和資本運作,讓國有資本向國民經濟關鍵領域和重要行業集中。作為今年深圳國企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鹽田港、機場、能源等大型基礎設施企業,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改制。
而日前從2006年深圳市國資國企工作會議上傳出,至2010年底,深圳市屬企業總資產要達到2200億元,年利潤總額要達到100億元。
恰恰是因為之前深圳國資把主要精力用在了企業重大問題的調整上,反而忽視了一些相對次要的問題,并使其日漸嚴重。大的問題已不那么棘手后,類似中層薪酬失控的次要問題的解決,將要提上日程。
降薪風暴
張思平直言,國企總部工資過高、人員眾多、效率極低、成本居高不下、人浮于事,已經成為轉換內部經營機制的一個重大障礙,必須“施重手”進行改革。在不遠的將來,深圳部分存在這種中層人員高薪失控現象的企業,必將掀起降薪風暴。
張思平說,他曾經在一個國有企業里發現,同是聘請一個停車場里看車的員工,一個有國有企業員工身份的人,他的工資、福利等加起來一個月能有1萬多元,而同樣在社會上聘請的員工月薪卻只需要1500元,相差懸殊。
張思平表示,今后深圳所有直屬國有企業要全面鋪開以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為核心的企業內部經營機制轉換工作。
他表示,國企改革必須以市場為導向,通過變更、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等方式,重新依法建立規范的勞動合同制,所有員工一律重新簽訂勞動合同,規范全體員工的勞動關系,使員工告別國有企業員工身份。
根據深圳市政府初步考慮,對1994年10月1日《特區勞動合同條例》實施前調入市屬企業的正式員工,改革前的本企業工齡,按有關政策進行適當經濟補償,先在企業掛賬,待今后因企業原因解除勞動合同時再予以兌現。
1994年10月1日后調入市屬企業的正式員工,今后因企業原因解除勞動關系的,依照《勞動法》和《特區勞動合同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理。而今年改革后新錄用的員工一律采用合同聘用制,按照市場化原則依法進行聘用和解聘。
此外,企業內部除領導班子成員外,中層及以下員工要全面實行以崗定編、競爭上崗、擇優使用、優勝劣汰,建立企業管理人員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引進競爭機制,而且考評結果與員工的崗位升降和聘用掛鉤。(楊興云)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