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皮毛等產業成為四川重要經濟增長點
近日從省統計局獲悉,省委、省政府出臺加快我省民營經濟政策以來,全省民營經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2005年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達3210.57億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3.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4%。民營經濟在增加稅收、提高居民收入、解決勞動就業、繁榮城鄉市場、拉動社會投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全省經濟快速發展,離不開民營經濟的貢獻,民營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在全省GDP增長12.6%中,公有經濟貢獻了36.0%,民營經濟貢獻了64.0%,拉動全省經濟增長了8.1個百分點。從構成看,個體經濟是民營經濟的主要力量,在四種所有制形式中對經濟的貢獻最大。2005年,個體私營經濟對GDP的貢獻率為59.8%,拉動經濟增長了7.5個百分點。
民營工業快速發展,成為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十一五時期”全省民營工業增加值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長速度,由于民營工業的快速增長,民營工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大幅提高,在工業增加值2512.57億元中,民營增加值完成了1304.86億元,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51.9%,比上年提高4.1個百分點,其中,個體私營經濟增加值1157.11億元、外商投資經濟增加值109.24億元,港澳臺投資經濟增加值38.51億元,分別占88.7%、8.4%和2.9%。
從分行業看,民營工業行業分布較廣,除石油天然氣開采業、煙草制品業等少數行業沒有民營資本或僅有少部分個人資本注入外,其余各行業均有民間資本和外商港澳臺資本注入,比重最高的其它非金屬礦采選業、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制品業達76.1%和73.2%。由此可見,民營工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全省民營經濟的發展,不但為社會創造了大量的財富,增加了稅收,還為城鎮解決了大量的待業人員就業,為促進農村部分勞動力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維護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2005年全省民營企業繳納稅收152.22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占全省稅收的19.8%。其中個體私營企業實現稅收94.17億元,港澳臺和外商投資企業稅收58.05億元,成為四川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