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員和經銷商溝通的“支點”,找到了嗎
2005-09-30 11:44:00 來源:中國服飾加盟商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一個問題擺在業務員和經銷商之間,就是代理的商品進場之后怎么提升銷量?進場以后業務員銷售績效、個人利益怎么評判測評?
這就談到業務員和眾多經銷商間“群臣博弈”,即如何看待決策和執行的分歧,思維的異同?如何找到溝通的“支點”?
誠然,對業務員而言,商品分銷規格、賣場促銷、賣場陳列、缺貨管理、生動化組織無法可循,但是如何將產品最大限度的“請”出去,也要靠八面玲瓏的溝通哲學……
溝通,有多深就能走多遠
6月29,吉林xx實業公司專程到江蘇考察,同時帶來準備上市的主打產品x熱墊。
考察3個月,有了意向,想進好x超市。占當地30%市場份額的好x超市要廠方提交2.5萬元的入場費,在6月底廠家業務員小v與經銷商張經理在跟超市負責人談了4個鐘頭,連續4小時辦公室都煙霧彌漫……
在爭執過程中雙方面紅耳赤,各自都為各方利益考慮。小v和張經理這是的態度一致對外,2人思維高度統一,雙方溝通痛并快樂著,他們堅持,自己的x熱墊,整個毛利只有15 元/盒,加上人員工資、管理費用等外,利潤所剩無幾,如果每次交上大筆入場費用的話,利潤哪里來?超市的負責人按照小v和張經理的說辭核計了一下,最后也就讓了一步。
上述案例,業務員和經銷商間的溝通不存在利益上的分歧,相反,他們的利益是一致對外的,所以,溝通起來比較順暢。
去年11月份,深圳x眼保健產品無錫市場業務員李小姐和經銷商申經理談代理合同,可能再過半個月,這位擁有20多家藥店、商朝終端網絡資源的老申就準備打款進貨了。
18號下午,簽約前2個小時,因為李小姐承諾的廠家支持中含宣傳物料(易拉寶、展板、軟文等)的條件不太符合實際,因此申經理打了退堂鼓。面對尷尬局面,李小姐沉住氣,及時和總部商務部取得聯系,反饋這個情況,當時,總部給小李吃了個定心丸。這樣,小李就變被動為主動,不慌不忙的解釋說,因為印刷推遲的原因,導致物料晚3天到江蘇,并讓代理商一定要相信廠家。老申指出,就算我們相信你可以提供物料,但如何確保廠家可信度?
李小姐當場做了個令雙方都滿意的決定:對方可以先只叫一半代理費,3天后若物料如期抵達無錫,再將余款打進廠家賬戶。如果無物料支持,則算廠家違約在先,可起訴,
老申思量,ok!
雙方幾經周折,經過幾番深入的溝通互動,2小時后,合同如期簽約。
其實,雙方在爭一個問題,就是廠家到底可信與否,如何給業務員和經銷商都吃下定心丸。當核心問題解決了,其他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試想:如果李小姐不做出上述承諾和解決方法,結果會怎樣?我們認為,要么降價,要么失去一個準經銷商!
隨著營銷時代到來,現代渠道、商超渠道費用問題、回款問題、銷量問題等等越來越嚴重的擺在了業務員和經銷商面前,因此,溝通中的矛盾和問題增多。
現在經銷商有幾種,一種其實不想多交費。其中有一個是天津v企業零售商,他曾頓悟,說不應該接二連三收錢,有時在和廠家業務員溝通時候,常常沒有得出任何解決問題方法。所以上車買票變成了下車補票,補票比買票還要貴!
為什么廠家老是收錢,為什么十年前他沒有說要收錢,十年后一味的收錢,怎么像個無底洞?現在為什么這個問題很重要。我們剛才說我們寄希望于第三方的協會,寄希望于政府幫助我們制定法則。然而,這種狀況一時間很難實現。
費用定位,不能承受之重
比如說前面提到的x熱墊廠家和經銷商,做當地的超市,想不道進場價格高。然而超市企業,他對廠家的費用收錢定位不熟悉。通常,超市企業認為這個經銷商或者是這個廠家過來,到超市過來純粹是為了做鋪貨,或者是做廣告效應。如果產品很不幸被那一方認為在賣場做,最主要是想做廣告,或者是做鋪貨效應的話,這個時候采購經理會認為是把賣場做一個廣告平臺,這個時候他的目標費用可能會使他所預計產品所有的毛利或者是所有產品所有的銷售。
費用怎么辦?想方設法和經銷商交流,努力尋找降低費用開支的“落腳點”,畢竟是畢不小的開支,和經銷商、超時展開拉鋸戰,據理力爭,有板有眼,相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將獲得一個滿意的結果。
有個德國品牌的保健產品,中國一年的銷售是1000多萬,整個賣場收發的費用是300萬,德國企業還在繼續做。德國企業中國區代表就說產品如果在電視臺做廣告,可能受眾很不穩定,他現在剛進中國,他的目標消費核心群體主要是中老年人群,所以他認為即使一年花300萬在中國第一賣場還是值得的,如果這個費用拿去做電視廣告可能只有很短的時間,而且受眾不明確,所以他認為是值得的。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是這樣想的,就不要讓超市接受它,否則就麻煩了。
因為雙方利益的存在,費用定位上的分歧就無法避免。大小業務員都要逐個去交涉,要心平氣和,要謙謙有禮。雖然,費用定位,不在自己能力承受范圍之內,但主動改變高費用局面卻是自己能夠去做的,暫不論結果如何。
方略啟示1:牽扯到費用定位問題時,因為不是業務人員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不用輕易承諾或向經銷商表態,應及時向總部反應,以求第一時間獲得最大、最有價值的信息。切忌,業務人員不要發生越級行為,否則造成的后果是自己所不能承受的。
涉及雙方利益的溝通博弈
我們一手操盤的x阿膠口服液,在常州州超市的價位高于蘇州,廠家業務人員和經銷商溝通起來講究策略,圍繞利潤展開,價位高的,自然和經銷商約定給他們高的贈品支持,而蘇州地區價位偏低就在贈品支持力度上較低。因為超市一直向廠家要費用,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像x熱墊一樣,產品進場費用較高。這種情況下,業務經理得了解一下整個品類的平均毛利水平。比如說整個平均毛利水平是15至16%之進,而自己產品毛利偏低。
怎么辦?因為談判到最后畢竟代理商是一級、二級經銷商,又不能得罪他,又不想廠家利益受損,只能用一些方法去彌補。所以這個時候,他的老板是看重他的結果,不管怎么做。所以費用有沒有可能變成一種通過商品利潤來彌補。因為零售商關心的是關于在我們這個廠家為什么老是問我們要費用,因為他認為我們產品利潤太低。這個時候就建議我們經銷商和廠商的業務人員,可以了解一些超市怎么樣來提升利潤的方法。
我們在蘇南營銷策劃x補腎膠囊,考慮到x腎寶、x邦、x補腎益壽膠囊基本上占了市場95%以上,而我們的經銷商代理x補腎膠囊同時也做他們的老牌產品,但是也費用相差很大,當時怎么談判?鬧得很僵。談判我們的業務人員始終不愿意給大量贈品支持,他們要個交代,一定要有結果出來,如果沒有結果,經理很可能面臨換崗或者是下崗,所以有個提升經營我們商品的利潤,也可以向大家交代。
我們這來看一個例子:
AA產品是高單價,或者是日化里面有可能是大包裝的,或者是禮品裝的,單價很高的。那么超市一般不是很愿意去賣這些高端的產品,因為這種東西他感覺到不是很好賣。
這個時候整個談判的過程就是業務人員怎么樣去說服對方來提升高單價產品的銷售。因為零售商這個產品可能占48%的銷售,這個可能提升整個利潤水平提升就很快。也就意味,這個產品銷量每增加1%,經銷商可以增加4%。所以企業和經銷商達成協議的話,就是把原來的費用轉變為怎么樣去扶持這些能夠帶來利潤產品的銷售,雙方構成一個小組而做出這個事情。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改變產品及銷售定位的時候,可以提高利潤水平。
方略啟示1:業務人員溝要適可而止,談判盡量采取不卑不亢的態度,據理力爭,在不違反原則問題同時可以靈活對付一切溝通策略。努力促使雙方達成協議,盡最大可能維護廠家利益,獲得雙方的尊重。
面對商圈和業態的溝通博弈
從經銷商、業務人員、廠家及終端(藥店、商超)多方分析產品的營銷策略,可以發現問題:跟終端談判的時候,注意采用什么方略?業務人員和經銷經理有什么異同的觀點及立場?
經銷商、廠家及終端主管天天待在辦公室,業務員卻不是。業務人員是需要在各個店之間跑動。所以,業務員所了解的東西,跟采購主管、經銷經理了解信息的不一樣。所以,在和經銷商、超市溝通交流時就很難,得耐下心來前前后后不辭辛苦的解釋一番,結合我們專家團隊的實戰經驗,簡單介紹一些方略啟示。
方略啟示2:注意溝通技巧的運用,比如,說法盡量直奔主題,少打圈圈,有就說有,沒有就老實的說沒有!當然,該模糊的也要說出個意見來,比如在贈品的支持上盡可能獲得總部的支持,然后給經銷商一個肯定的答復,但是,數量可以暫時不明示。
業務員說產品不好做,換來利潤更加不容易,因為到處要動嘴,處處要親歷親為,否則,業務人員拿什么服務廠家,拿什么信息來和經銷商談判?要主動花心思去了解零售上競爭的問題所在。經銷商關心了解的是商圈,而業務人員則側重關注了解的是業態行情。如果你是經銷商,那么你肯定要向廠家去要很多很多的市場數據。而每一個廠家都有很多的市場數據,這些數據可以間接從業務人那里獲得,而無須向廠家“買”!只要溝通到位,業務員樂意奉送。業務員需要把溝通語言翻譯成經銷商的語言,而經銷商同樣要虛心傾聽業務員的想法。可見,良好的溝通,需要嫻熟的方法和技巧,也可以反敗為勝。
WTO后,整個競爭的態勢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業務員到經銷商思維和職責都發生變化,經銷商的奶酪已經被人動了,而做為基層業務人員,壓力也相應增加,我們認為化解壓力不是沒有出路,巧妙委婉的向直屬主管學習傾訴,是有效辦法。
當然,終日面對和自己打交道的經銷商,排解壓力的出路是在溝通中尋找平衡的“支點”,這就要拿出屬于自己的一套溝通哲學來!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進軍農村市場控制是關鍵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