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入歧途的“木桶原理”
2005-08-08 15:08:07 來源:天涯社區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一位長者曾說:謬論重復一千遍,就會變成真理。“木桶原理”或“木桶效應”,就是一個典型證據。這個“原理”被認為是管理學的一個“著名原理”,或者是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原理。但是,我學習經濟學這么多年了,我所讀過的經濟學著作也有數百部了,偏偏沒有見過有分量的學者提過這個“原理”;我手頭的10來本海外版本的管理學教科書,也沒有這個“原理”。
既然在有分量的著作中找不到“木桶原理”,我只好順著我所看到的一些人所描述的“木桶原理”,以及我的經驗和理論所見,進行分析。
先了解什么是“木桶原理”。裝水用的鐵桶或者塑料桶,大家肯定熟悉。但是,木桶,對于城市里成長的人士而言,是很陌生的;我生長在農村,對木桶還算很熟悉的。農村吃水都是用木桶從離家1里外的河里挑回。所用容器——木桶,一般由大約5塊木版組成,每塊木版一般長,底部寬,上部窄,木版都是用刨子刨成向內凹的狀態。然后,安裝一個底,將這些木版用木釘釘在一起,桶的外周身用鐵絲捆綁三道:桶口一道,桶腰一道,桶底一道。
按照市面上一些“專家”所謂的“木桶原理”:如果構造桶的這些木版,有一塊比其他的短,則裝水的時候,容量取決于最短的這塊木版。表面上看,這種說法似乎很有道理。是啊,水是液體,在重力(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如果容器不能把它封閉地包容起來,必然流向位置相對低的地方。所以,如果木桶的某塊木板比其他的短,水只能裝到短木板的位置,再多,就溢出去了。
但是,實踐中,除非是傻子,正常人是不會在做桶的時候用長短不一的木頭。至少,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桶。而我懷疑,發明“木桶原理”的人也沒有見過!
拋開“就事論事”的判斷,從這個被傳誦的“原理”的解釋力看,很難讓人信服。(1)效果不是由最短“木板”決定的。比如說,一個公司的100名員工中,大學學歷占99%,一個是小學文化,按照“木桶原理”,公司的經營效果是否就取決于這個小學文化程度的人?顯然不是。現實中,這個文化程度最低的很可能就是公司的掌舵人(老板)!又如,“田忌賽馬”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田忌的三匹馬跟齊威王的三匹腳力比較差,屢賽屢敗。孫臏經過觀察發現,田忌的上等馬比齊威王的二等馬好;田忌的中等馬比齊威王的下等馬好。于是,后來比賽時,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馬同齊威王的上等馬比賽,用自己的上等馬同齊威王的二等馬比,用自己的三等馬同齊威王的三等馬比。結果,田忌三局兩勝。(2)經濟增長,決定因素往往是廣泛的,如投資、人力資本、技術、制度等。一般情況下,我們很難說哪個因素最重要。如果一定要判斷哪個是最短的“木頭”,我想問,這個是怎么確定的?你怎么知道或判斷其他某個因素不是“最短”的?而且,不同時期,這些因素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不同。如美國,當前對經濟增長影響比較大的是勞動力,而中國卻是資本。當然,我的這個論據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論據是(3):動態比較優勢(比較優勢理論是李嘉圖發現的,經過“赫——俄”等的完善,成為經典理論之一)才是決定經濟增長或企業管理績效等的關鍵!“田忌賽馬”吐露了一點。這里在多討論一點。世界上沒有能力完全相同的人,或者因為先天因素,或者因為后天環境,每個人的能力是不一樣的,那么,人與人之間按照比較優勢進行交換或合作,將使雙方都達到最有利狀態,效率是最高的。薩繆爾森講過一個最佳律師兼最佳打字員的例子。他的結論是,盡管這個律師的打字技術比別人都好,他還是雇一個秘書為好。這樣他可以節約更多的時間用于效率更高的律師工作。對每一個普通人來說,選擇職業或工作;并不見得要用自己的某一方面的能力和別人比,最重要的是和自己比。在自己諸種能力中,一種具有相對優勢的能力,或許就是會給自己帶來好處、使自己能在社會上立足的資本。
這個原理用在管理上,非常切合。史書記載:“范文正公用士,多取氣節而略細故,如孫威敏、滕達道,皆所素重。其為帥日,辟置僚幕客,多取謫籍未牽復人。或疑之,公曰:人有才能而無過,朝廷自應用之。若其實有可用之材,不幸陷于吏議,不因事起之,遂為廢人矣。故公所舉多得士。”
在國際貿易上,動態比較優勢理論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假如有兩個國家,它們生產食品和衣服的成本如下:國家甲生產食品的成本為1美元,生產衣服的成本為3美元;國家乙生產食品的成本為2美元,生產衣服的成本為4美元。李嘉圖的論證是,盡管國家乙生產食品和衣服的成本都比國家甲高,但它用衣服交換國家甲的食品是值得的。因為在這兩個國家中,食品與衣服的相對比率是不同的。在國家甲中,l單位衣服可以換3單位的食品,而在國家乙中,l單位衣服僅可以換2單位食品。國家乙中的人即使以3美元的價格。在國家甲出售成本為4美元的衣服,但在爾后卻可以1美元的價格在國家甲購買糧食,這樣,l單位衣服就可以換回3單位糧食,比在國內多換回了1單位糧食。反過來,這項交易對國家甲的人也是有好處的。一百多年來,多少經濟理論受到懷疑、批評和攻擊,但比較優勢理論卻巋然不動,以至薩繆爾森說,“它是無懈可擊的”。(劉正山)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管理圣經:虛擬團隊須實行有形管理
- 下一篇:在招聘中如何真正做到“匹配”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