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故事:秦武王的承諾
2005-08-08 14:53:41 來源: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秦武王命令將軍甘茂攻打韓國的宜陽。甘茂在息壤時對秦武王說:“宜陽是大城,加上途中有若干險阻之地,距離又在千里之外,攻打起來恐怕很費事。我實在很擔心當我不在時會有人借此機會來誹謗我。”
為了讓武王明白,他講了一些古時候的故事給武王聽。
甘茂說:“從前,有個跟孔子的弟子曾參同名同姓的人殺了人。聽的人以訛傳訛,就去報告曾參的母親。曾母相信兒子的德行,所以絲毫不為所動。但是,一連有三個人報告同一件事,曾母就不得不相信了,為了避免連累而潛逃了。”
“我的品行不及曾參,” 甘茂接著說,“大王對我的信任也不及曾母對曾參,而且,懷疑我的人也不只三個。所以,我很擔心大王不知不覺地就相信了。”
武王聽了甘茂所說的話,斬釘截鐵地安慰道:“我是不會聽信讒言的,我愿意與你訂下盟誓。”
甘茂于是便放心地進軍宜陽。開戰后,用了五個月的時間,尚未成功,就像甘茂擔憂的那樣,有人開始謠言中傷他了,武王也很快聽信了,召回甘茂。
甘茂于是質問武王:“大王難道忘了在息壤的承諾了嗎?”
武王恍然大悟,馬上改變態度,動員全部軍隊支持甘茂。最終,甘茂沒讓武王失望,終于攻下了宜陽。
武王能夠很快地糾正自己的錯誤,還是值得稱道的。試想,如果武王不改變態度,那么甘茂為攻入宜陽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會付之東流,武王再想攻占宜陽恐怕就沒有那么容易了。
點睛:
《貞觀政要》中記載了齊桓公與管仲的一段對話。齊桓公有志于稱霸天下,向管仲請教如何防止有害于霸業的行為。管仲回答:“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又使小人參之,害霸也。” 可見,在大政治家管仲看來,對人才的使用和信任是同等重要的。
授權需信任。沒有信任,不能授權;缺乏信任,授權失敗。領導者之所以授與某人權力,是因為領導者信任他,因此,授權是信任的結果,而一旦授權,就要信任下屬,所以,信任又是授權的開始。這就要求授權后,授權人一不要包辦代替,過多干預,要放手讓下屬在授權范圍內大膽工作,鼓勵創新;二不要疑心太重,甚至聽信流言蜚言,要“既授之則安之”;三不要大驚小怪,要有寬容心態,允許下屬一定的失誤,并幫助其總結經驗教訓,改進工作。當然,在出現需要削弱乃至完全收回授出權力的特殊情況時,領導者必須削弱或收回其權力,這與信任不疑并不沖突。
當一個人被信任時,就會迸發出更多的工作熱情和創意。民族資本家范旭東創建永利堿廠后,聘請侯德榜擔任總工程師,研制純堿。侯德榜夜以繼日地干了四年,但永利制堿仍無法與洋堿競爭,永利面臨倒閉的危險。股東們沉不住氣了,要求另請外國人擔任總工程師。范旭東力排眾議,堅決不同意臨陣換將的做法。范旭東在董事會上講話,肯定了侯德榜的辛苦努力,并要求董事們“要像支持我一樣支持侯博士的工作,千萬不可挫減他的銳氣。”侯德榜知道后,激動得熱淚盈眶,說:“范先生至誠相待,相濡以沫的精神使我終生難忘,今日只有一意死拼,以報范公之誠。”正是范旭東的支持,使得侯德榜的研究工作得以繼續,最終永利純堿在國際博覽會上一舉奪魁,為中國爭得了榮譽。所以說,領導者要做到用人不疑,同時還要既始且終的執行。(德隆)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企業英雄:是如何打響“第一槍”的?
- 下一篇:在招聘中如何真正做到“匹配”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