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鞋網-營銷策略】自從市場上出了《執行》和《執行力》這兩本書以后,中國培訓師和老板們如獲至寶,紛紛祭起執行力這面大旗,例如本來做策略規劃的姜汝祥先生也做起了執行力培訓師。一下子,企業所有的問題也都變成了執行力問題,企業中本來是高層上的規劃出錯,結果追責依然是員工執行力不夠到位的原因,企業明明是營銷策略失誤也變成了員工缺少執行力。
我們知道,任何企業都缺少不了營銷,而營銷不是簡單的4P(產品、價格、渠道、促銷)或是4P的組合,更多的是每一時段、每一空間中營銷元素的變革與創新。中國營銷每五年就會有一次比較大的革新,一次較大型的創新變革。從80年代的點子營銷到90年代VI品牌規劃、央視廣告標王、終端攔截到2000年后的深度分銷、產品創新、KA掌控、營銷組織變革、營銷戰略和戰略營銷等。比如,生活用紙老大,年產值200億,股市市值1000多億的恒安公司然就是這樣一家公司,在20年時間里竟然做了四次變革,三次聘請外面咨詢公司為公司動起手術刀。在做第三次變革時,我就曾跟行業朋友預言,我說五年后恒安肯定再來一次變革,當然,我當時的預測是恒安要進行走國際化道路而進行的變革。果不其然,今年,恒安又聘請了咨詢公司IBM進行了第四次變革,這次變革主要是針對供應鏈和價值鏈改革。但是,我在反思,假如恒安不是有許連捷這位營銷大師,恒安還會進行這樣的變革嗎?答案是“你懂的”。
移動互聯網年代營銷變化之快更是風起云涌。從阿里巴巴的雙十一爆炸性銷售到小米手機的零費用營銷再到這兩年的微營銷,無一不是有一個總設計師在操作。沒有馬云,我估計很難有阿里系這龐大的企業群;沒有馬化騰,也一樣難有騰訊系;沒有雷軍,更難有小米這般瘋狂。這些英雄,他們都是營銷高手,是一流的營銷設計師,他們知道時代營銷的秘訣,因為他們有與時俱進的營銷思維,就如現代企業要有互聯網思維一樣。
營銷是一門實踐科學,但它更需要理論的指導,沒有理論指導的營銷是盲目的,是無水之源。這正如毛澤東說的那樣:“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愚蠢的軍隊是戰勝不了敵人的。”
營銷總設計師不一定有很高學歷,但他肯定是一位不斷學習、不斷進取之人,大部分營銷總設計師都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的,而不是在學校里學到的,他們總是能根據企業和市場需要的實際出發,做出的恰當的營銷策略。
我見過很多企業經常招收銷售老總,以為換一位銷售老總就能帶來新的業績,其實這樣的做法是對企業最大的傷害。首先,每一位老總都有他對銷售和市場的看法,都有他自己對企業的理解;其次,每個行業都必須經過十年八年的浸淫方能有個全面的了解和感悟;其三是換了老總,下面的人和事都要有一個適應過程。經驗告訴我們,經常換老總的企業業績不會穩定、市場不會穩定,員工也不會安心。除非你公司的銷售業績非常穩定,市場非常穩定,反過來說,如果這么穩定你還會換將嗎?實際的原因時當然是這樣的公司不是缺銷售老總,而是缺少一位營銷總設計師。
所以,依我看來,企業的失誤或企業出現問題絕大部分都是營銷問題,而營銷問題最大原因就是因為企業缺少一個像格力的董明珠、娃哈哈宗慶后、恒安許連捷、華為任正非、加多寶陽愛星這樣的人物。為何這般說?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過:“企業只有兩項功能---營銷與創新。”而營銷與創新都需要一位總設計師,就像1978年前我們國家需要一位像鄧小平先生那樣來設計中國的營銷與創新一樣。(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