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廣州同被外界喻為外來百貨滑鐵盧的深圳市場又一次應驗了它的魔咒。
3月11日消息稱,廣百百貨深圳龍崗店已經關閉,商場大門緊鎖,整個店面被大塊的白布圍蔽起來,門前告示表示,“因經營需要,廣百百貨深圳店內部調整”。其工作人員表示,廣百深圳店早已于2月29日關閉,何時開業要看廣百總部安排。
廣百龍崗店是廣百股份兩年前布局深圳的第一家網點,經營面積達2.6萬平方米,主營高檔百貨、精品超市、電器等。其后,廣百集團陸續進軍揭陽、惠州、成都、武漢等城市,開始跨區域拓展。事實上,廣百2009年以來的新店都未能扭虧,尤其是武漢、成都、深圳門店虧損較多。其中武漢店發展相對較好;成都店因所在購物中心招商及商圈培育問題不理想,開業率一直未達到80%;而深圳店銷售收入增長及運營更是未達理想。
同一個區域內,華潤萬家和天虹等商場個個都賺得盆滿缽滿,為什么廣百百貨深圳店在運營兩年后因“水土不服”?
據了解,廣百深圳店位置頗為尷尬,其所處的龍崗寶鉅商業大廈與周邊居住人群和交通規劃有問題,廣百算是第二手接盤,之前做過購物中心。而消費者表示,廣百深圳店客流量稀薄的更多原因出自其超市品種太少,且位置不合理。
“其實,公司已經采取多種措施促進門店銷售增長及降低虧損幅度。”廣百集團內部人士表示,深圳店曾采取措施吸引人流,如調整優化品牌、和業主協調降低租金、增加租賃面積、引進量販式KTV、增加超市生鮮品類的種類等。但這些措施并沒有讓廣百深圳店避免“滑鐵盧”結局。
據了解,龍崗聚集有世貿百貨、沃爾瑪、華潤萬家、Tesco、歲寶、天虹商場、摩爾城、君盛百貨等眾多零售企業。“與有眾多連鎖網點的深圳本土商家相比,單槍匹馬的廣百在激烈角逐中可爭取的供應商資源相當有限,廣百深圳店很難抵擋這樣大規模的圍剿。”廣東省流通協會執行會長黃文杰表示。中證投資張志民也表示,由于深圳靠近香港,居民普遍偏愛港貨,開在深圳地區的百貨多為國際品牌和本土品牌,外來的百貨公司在深圳很難打開市場。
而繼上月朝陽大悅城主力百貨調整事件后,定位問題也成為廣百需要攻克的難關。業內人士表示,廣百作為同行業的龍頭企業,實力沒有問題,暫時關門的很大原因是定位有誤。龍崗屬于客家人集聚地,廣百沒有貼合當地的情況進行經營調整,最初英國的樂購進駐龍崗中心城后,也曾“水土不服”,但經過調整后,樂購已開始盈利。
廣百集團內部人士表示,“針對單店規模本來不大,并且可配套的功能非常有限。對于停業后是否繼續經營,還是轉型為超市,這些目前都在研究中。”
鏈接:
廣百選址龍崗原因
2009年,廣百選擇在深圳龍崗開店的原因:一是深圳商業發展和消費潛力在廣東具有重要的地位;另外,深圳也是國外商家云集之地,已有國內外知名商家上百家。二是龍崗作為東莞、惠州、深圳的連接交點,正逐漸凸顯出經濟優勢和區位優勢。龍崗建區長達16年,GDP年均增長超過20%。三是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主會場設在龍崗,也給龍崗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遇。
商貿圈市民購買力強
龍崗區經濟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龍崗商貿圈競爭激烈,各個商家嗅覺靈敏,紛紛在打“卡位戰”。例如,現在龍崗中心城各大超市非常火爆,華潤萬家龍崗店幾十個收銀臺都時常排長隊;天虹商場年銷售額130億元,其中龍崗店奉獻頗豐;樂購和歲寶中心城店在度過適應期后逐漸好轉。“面對相同的消費群體,做得好的擴大投入,做得不符合公司經營戰略的就調整,這和消費力沒有關系,還是企業自己的市場定位問題。”
